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许天颖 记者 仲茜 舒越)一场大雪过后,春耕在即。为了保障 " 米袋子 "" 菜篮子 "" 果园子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通过各类在线调研和培训平台,调研疫情对春耕的可能影响、指导农户进行春耕生产,防控、保供两不误。
" 南农易农 " 平台,为农户提供远程技术指导和服务
疫情发生后,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张绍铃教授组织梨体系全体人员密切关注疫情对中国梨产业的影响,在 2 月初联合梨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分别面向梨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等开展了广泛的网络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 863 份,涉及的梨产业者覆盖全国 20 个省 73 个地市,包括梨体系岗位专家、体系试验站站长、种植大户及普通农户等,涵盖了主要梨产业从业者。
针对当前梨园生产遇到的果树修剪、新苗的浇水培土、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张绍铃要求专家团队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及时发布技术指导方案,并通过在线视频、电话、QQ、微信等多种方式对农户进行指导,目前,由课题组制作的 " 现阶段梨园管理技术要点 " 等已在南京农业大学农技服务平台 " 南农易农 " 发布。
在 " 南农易农 " 平台,提供远程技术指导和服务的专家不止张绍铃一位。据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合作处处长陈巍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的各个专家团队,运用农技耘 APP、南农易农 APP、微信视频等信息化手段为农户持续开展线上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组织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层农技人员的 " 线上调研 ",农户和专家虽然未 " 见面 ",但也从未 " 断线 "。
1 月 27 日,大年初三,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江苏省现代农业(生猪)产业体系首席专家黄瑞华早早地回到工作岗位,通过 " 农技耘 "APP、" 南农易农 "APP、微信群等向养殖户进行远程服务。
" 当前疫情防控是第一位的,但是保障畜禽生产同样不能放松,这是民生重要一环。" 黄瑞华说," 特别是两头的工作,既要想办法尽快补充饲料供应,防止畜禽饿死,可考虑就地挖掘非常规饲料资源,以解燃眉之急;又要科学有效地处理好病死畜禽,防止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
小麦产业进入生产关键期,直播来支招
2 月 14 日上午 9:00,一场主题为《小麦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要点》的培训直播在 " 江苏布谷鸟种植联盟 " 平台上线,据了解,该联盟是由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姜东于 2018 年发起。 姜东告诉记者,受暖冬气候影响,今年春小麦的平均生育期比平时提前了一个月,因此,目前正值小麦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受疫情影响,当前农资、物流一定程度受阻,农田用工劳力跟不上。根据天气预报,最近还会迎来大幅降温,化学除草过程中小麦本身的抗冻能力下降,因此,冻害风险较高。
针对当前生产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平台第一时间邀请联盟专家,自 2 月 9 日开始,分别围绕施肥、除草、防病虫害等主题对农户进行直观实用的线上指导,此外还开通微信群,通过视频、语音、图片等方式,对农户遇到的问题进行 " 会诊 "。(校方供图)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