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市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加大了对非法饲养和摆卖活禽、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查处力度。那么,查处的未经检疫的活禽活畜将如何处理呢?18 日上午,记者来到郁南环境园的深圳市城市废物处置中心卫生处理厂,作为全市病死禽畜、未经检活禽活畜无害化处理的唯一场所,这里无疑也是一处高风险的防疫战场。1 月 20 至 2 月 12 日,卫生处理厂已接收处理各类禽畜 195.252 吨,其中禽类共 18957 只。
这里也有一群 " 白衣战士 "
城市废物处置中心位于一处僻静的山坳里。对于白色防护服,这里的工作人员们早已不陌生。工作车间里,他们需要直面的是臭气、高温和噪音,以及感染各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病毒的潜在风险,白色防护服就是他们日常的工作服。
▲病死禽畜处理车间上写着 " 高危工作区 " 字样。
中午 11 时许,一辆从光明区开来的厢式货车驶入厂区。疫情期间,这里的消杀防护比往日又严格了许多。在门岗处,身穿防护服的司机测量了体温并进行了登记。车辆首先进入消毒池,进行全车喷淋消毒。
▲运送病死禽畜的车辆正在消毒池进行消毒。
经地磅称重后,车辆驶入操作车间。记者从司机出示的 " 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通知单 " 了解到,这批货物主要是 100 多只死鸽和 4 公斤被灭杀的死老鼠。身穿防护工作人员和司机将货物卸下进行消毒,对车辆里里外外也进行冲洗消毒。
▲车间内,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消毒清洗。
卫生处理厂运行部部长刘仲路介绍,由于处理的废弃物有病毒感染潜在风险,处理厂历来重视消毒、消杀及个人防护工作。车间里一线工作人员平时都必须穿防护服、长筒胶鞋,戴口罩和橡胶手套。疫情发生以后,工作人员更是增加了护目镜。工作车间外,现在还增加了消毒池,用来对胶鞋进行消毒,同时还专门设置了独立的防护服更衣间。厂区的消杀也由一天两次增加到了 4 次。
▲走出车间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消毒。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杜绝病毒传播,确保厂区工作人员的安全。" 从当年的非典,到 H7N9 禽流感,再到 2018 年的非洲猪瘟,一代代卫生处理厂人都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创造了作业人员零感染的奇迹。如今,接力棒交到我的手上,我决不允许发生一例感染事件。" 刘仲路说。
他们做到 " 日接日清 "
在做好防护,消除自身感染风险的同时,处理厂工作人员要做的就是对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彻底消除病毒传播风险。
刘仲路介绍,每年春节期间,处理厂处理量会减少到每天处理三四吨,但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城管执法部门加大了对非法饲养和摆卖活禽等的查处力度,每天送来的未经检疫的活禽都有 1000 多只,近期每天处理量达到八九吨。为此,他们将接收物料的时间延长到每天 21 点,对病死禽畜和未经检疫的活禽活畜的卫生处理全部做到 " 日接日清 " 确保用最快的速度为城市消除病毒感染的风险。
记者了解到,疫情当前,这群 " 白衣战士 " 放弃返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坚守战疫一线。一线工作人员张永德自 2018 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就没正常修过假,今年发生新冠疫情后,张永德又毅然决然地选择坚守岗位。
深圳晚报记者 陈龙辉 / 文 冯明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