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鹿伟 谷伟)突出重点任务,狠抓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企业复工由审批制改为报备制,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应复尽复。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市江北新区通过多项举措,推进企业加速复工。截至 2 月 17 日,已复工企业 1931 家,复工率 23.6%,复工职工总数 100731 人,占比 33.6%。至 2 月 18 日,新区 432 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开工 406 家,开工率 94%。
具体而言,已复工企业按行业分类,工业信息化企业 1052 家,占复工企业 54.5%,复工职工数 79151 人,占复工企业 78.6%;商贸流通类企业 507 家,复工职工数 11659 人;科技研发类企业 76 家,复工职工数 1746 人。特别是工业企业,从用电量来看,新区工业企业复工用电量达到 85.7%,复工户数达到 38.47%,两项指标在全市最高。
在推动企业复工方面,江北新区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是狠抓企业复工,确保实现 " 双提升 "。企业复工由审批制改为报备制,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应复尽复。强化科技化手段助力复工复业中的监管和审批,上线智慧防疫管理系统,对企业复工复业线上审批,对企业员工全流程监管服务;上线居家隔离软件,利用大数据 + 网格化 + 地毯式精准实施摸排格力人员数据信息;投入使用热成像人体测温设备,提高楼宇职工检测速度。加大企业复产用工保障力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运输、员工紧缺、资金紧张等实际困难,通过开展网上招聘、提供运力服务、定制公交通勤等方式,组织重点行业及时返岗复工。向各街道、平台重点复工企业发放口罩 10 万只,解决企业因防疫物资缺乏难以复工问题。
江北新区还派人专程赴安徽省来安县协调解决企业员工跨省通勤的突出问题,建立了 " 定企、定人、定车、定时、定路线 " 的管理模式,分步骤对居住在来安工作在江北新区企业的员工开辟绿色通道,方便其跨省通勤、尽快复工。
在复工进度上,狠抓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坚持分类指导,重点抓好 64 个重点产业项目开工。除前期连续建设项目外,2 月 16 日起,对涉及国计民生、环境保障等项目实施复工;2 月底前,对重大基础设施、重要民生项目复工;其他项目原则上 3 月份有序实现全面复工。
江北新区还强化落实省市支持企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确保企业 " 得实惠 "。出台新区十六条支持企业健康发展政策,并正在围绕提升营商环境等方面继续出台相关政策,对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迅速兑现近 400 万元。对项目审批开辟 " 线上绿色通道 ",优先办理防疫物资生产项目、抗击疫情相关上下游项目,全面实行 " 不见面审批 ",全流程优化审批服务。抓复工的同时抓创新,支持金域检验、世和基因、药石科技等 17 家涉及新冠肺炎预防、诊断、治疗企业加大研发生产力度,推动相关产品尽快进入临床应用,支持际华五三零二厂等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加大生产,增强产品供给能力,并以此为契机推动转型升级。针对中小微企业、商贸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面临的突出困难,设立首批 1000 万帮扶资金帮助中小微企业克服短期困难。
除了狠抓疫情防控,推进企业复工,江北新区还坚持 " 两城一中心 " 主导产业不放松,注重在危机中把握机遇。创新招商形式,改面对面为屏对屏,采用线上招商模式,确保优质产业项目在谈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举办 2020 年江北新区首批地标产业项目线上线下签约仪式,芯原微电子研发中心及产业基地项目等 11 个总投资 131 亿元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签约,确保招商突破年实现 " 互联网 +" 的新突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