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2-19
连线241|抗疫日记:患者竖起大拇指的那一刻,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周宁人 记者 刘峻 梅书华)"46 床脉氧下降!"" 面罩接头衔接不上!"" 成功!"2 月 17 日,是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医疗队队员毛二莉平常的一天,也是一次次与死神抢人的一天。她说," 每一次抢救成功,看着患者缓过来的样子,我都要忍住泪水,怕花了护目镜。" 而患者竖起大拇指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医疗队员:毛二莉,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管护师

时间:2 月 17 日

△ 右二为毛二莉

2 月 17 日,8 点到 14 点,我上白班,负责护理督察和联络工作。我第一时间和负责排班的柳护士长申请要求进舱救治患者,护士长答应了我的请求。作为当日护理组长,我即将带着 8 名护士一起进入重要战地。

穿上这样的 " 战袍 ",短短几分钟我就感觉自己已经进入缺氧状态,接下来的 6 小时工作怎么办?我努力调整好呼吸,去适应。

" 毛老师,46 床脉氧下降至 83%。" 责任护士琳琳对我说。" 赶紧汇报医生。" 我立即做出判断。张刚医生赶到床边,患者在双腔鼻导管 5L/ 分吸氧状态下,脉氧下降,提示病情恶化,可能需要无创或者机械通气治疗,我和张刚医生立即商量,遵医嘱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我们三个护士,一起松床刹,快速将患者推入监护室,立即床头抬高 30 度。五分钟,脉氧升至 93%,我心中暗喜:改变体位确实效果立竿见影。接下来,我们需要准备所有气管插管的用物,还有呼吸机相关设备!小伙伴们分头行动,配合一院的小乔老师,帮助申请物品,托运呼吸机,忙而不乱。

" 叮铃铃 ……" 这时护士站电话响起来了。我拿起电话,里面传来急促的声音," 马上准备床位,其他病区有个重症患者转你们重症监护室。" 不容停留,立刻进入重症监护室,准备床位。五分钟刚到,电梯 " 叮 " 的一声,只见四名男医生推着床将危重患者送来了。出电梯,三名医生一路小跑,拖着转运呼吸机,其中一名医生用 CE 手法将面罩紧紧贴近患者面部,患者面无表情,口唇呈暗紫。" 连接无创呼吸机。" 其中一位医生铿锵有力地说。我们组的急诊 ICU 张刚医生立即了接手,继续手动 CE 按压面罩,连接了有创呼吸机 + 密闭式面罩,监护仪器显示脉氧升至 87%。大家暂时松了一口气。

下来,我们护理紧密配合:密闭面罩到位,可是接头衔接不上。冷静处理:连接管下一段,换个方向再接一段。咦,接上了。调整面罩,头戴系上,检测面罩无漏气,成功!

准备好 无创呼吸机加俯卧位通气,是对护理高难度的挑战。我们克服了所接管病区硬件条件的困难,凭借我们丰富的临床经验来进行判断与治疗。这时,我们早已经忘了厚重防护服的束缚,就像往常工作一样进入抢救患者的状态。

(通讯员供图 编辑 范文静)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