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龙岗区园山街道宣传战线的年轻人义不容辞,在园山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陈颖斌的带领下,他们克服困难,加班加点,一同站在全街道的防疫宣传工作最前线。
徐怡是 2 宝的妈妈,平时工作上精益求精,经常回家后仍是心系工作。春节期间本想回老家好好陪伴一下家人,疫情爆发后,她立即回岗主动请缨,一直和男同事们奔赴前线采访记录,还保持随叫随到。同时,她还担负着联系制作并协调分发宣传资料以及抗疫新闻报道等工作。这几天,徐怡说的最多的是 " 我都在,有需要拍摄的随时叫我!"" 我住得近没关系,你们累了就回去休息吧,我来加班搞定。"
郑韵诗,90 后的年轻公务员,年纪小,担当却不小。" 不用分什么工,需要我我就上。" 接到抗疫情回岗通知时,她虽身体不适但依然从年初二开始,主动承担起抗疫工作的上传下达等工作,让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每个人。不分早晚,微信、电话,她 24 小时 " 在线 "。拟方案、拍照片、搬物资、联系各社区各部门开展疫情知识宣传,她啥都能干;向辖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 6.7 万份,发送短信 36 万余条 …… 她对宣传数据了如指掌。
郑福涛是个乐观逗趣的大小伙,疫情来袭,每个部门都需要有人前往一线轮班检查,而他非常体贴照顾办公室的同事们," 他们家里小孩还小,不方便 "" 女生们身体不像我们能扛,还是让我来吧 "。他总是踊跃申请上一线卡口轮夜班,还总是喜欢风轻云淡地笑着说 " 我怕什么,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大家都对他说:" 你不是一人,你也是父母的孩子,我们心里都感谢你。" 疫情爆发到现在,他已经上卡点站岗 10 次,并且每次都一丝不苟完成任务,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曹文权是一名朝气蓬勃的大男孩,在疫情爆发期间也是第一时间回来坚守岗位,把私家车作为公车接收、派发、搬运着厚重的宣传资料,在脚踝受伤严重时也没有多说一句苦和累。宣传条幅、宣传海报、宣传折页都经由他的手登记、分发、张贴。他还主动学习了拍照和录像,在抗疫期间承担起一部分拍摄记录的重要任务。
胡丹聃也是 2 宝妈妈,一接到抗疫复工通知,初二即刻回岗。她虽是刚调岗到宣传部一个月的 " 小白 ",在对业务不熟悉的情况下,主动请教,学习美篇编辑、人事联络等业务。胡丹聃的爱人是龙岗区横岗街道的一名执法员,夫妻俩同在抗疫一线,在家庭与工作的艰难平衡中,他们轮流带娃,轮上一线,默默为这场抗疫战斗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你们上一线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只是在背后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情而已。" 她却总是这样低调谦逊地说。
深圳晚报记者 高向荣 通讯员 沈云刚 编辑 李剑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