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2-21
深晚报道|急诊护士长黄少敏讲述抗疫心路: 急诊人必须向前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一场突如其来的 " 新冠 " 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1 月 22 日,中山七院紧急启动临时发热门诊建设。23 日,利用 " 移动医院 " 设备搭建的发热门诊投入使用。90 多位医务人员放弃春节休假志愿报名,冲在一线。17 年前参加过抗击 " 非典 " 的黄少敏临危受命,担任临时发热门诊护理负责人。

病毒无情人有情

" 我从 1 月 19 日开始一直上班到现在。" 黄少敏是急诊科的护士长,疫情当前,她挺身而出,担任临时发热门诊护理负责人。从春节前一周医院部署疫情防控开始,到 2 月 6 日临时发热门诊第一批工作人员轮休,她一天都没有离开过医院。

" 印象最深的是初一那天。" 黄少敏皱了皱眉头," 前一天还天朗气清,第二天深圳就降温了,还下起了不小的雨,移动医院帐篷两头透风,非常阴冷!" 由于发热门诊是临时建在空地上,排水也不好,积水不停地往帐篷里倒灌。" 那两天确实出了不少状况,病人在寒风中等待有情绪,同事们也冻得发抖,还要一边接诊病人一边处理积水。"

幸亏医院的后勤保障很快就跟上了,第二天就送来了雨伞、遮雨棚、挡水沙袋,还送来了保暖背心。

" 紧急医学救援队的谭远飞、孙岗、邹建、刘艾娇、卫巍等都帮了大忙。有他们在,我觉得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黄少敏说,身后有可靠的队友和同事分担,这些暖心的举动让她觉得疲惫一扫而空。

▲雨中交班 (右一为黄少敏)

22 年心路历程,一腔热血急诊人

" 自己在中山一院的急诊待了 20 年,在外科待了 4 年,手术麻醉室待了 1 年 "。黄少敏说起自己的从业经历,脸上浮现出笑容。" 急诊总是在第一线的。别人不做的我们必须做,别人害怕的我们急诊人必须往前冲。"

中山七院急诊与灾难医学中心(急诊科)是最早承担此次疫情防控任务的科室之一。在紧急医学救援队的帐篷搭建起来之前,发热门诊的分诊最先是设在急诊科内的。那时,急诊正常接诊,每当接到脑出血、心梗、车祸伤等危急情况的时候,急诊人总是迎难而上。 " 以病人为重,病毒核酸检验结果出来前,做好防护,该紧急手术就紧急手术。"

" 生命为上。" 黄少敏护士长说," 只要是符合住院指征的,急诊都要收。大敌当前,急诊本来就是医院留观系统的一部分,理应承担这份责任。"

▲黄少敏与交班人员交谈

急诊人总是这么无所畏惧,很多年轻的医护人员也是如此。" 不过在 1 月 27 日时,我们接诊到了第一例阳性病人。此时,大家才发现疫情就在身边,前期的防护培训太重要了。" 黄少敏说,中山七院急诊科是个团结向上、奋勇争先的大家庭。急诊科的同事们一听说院里要设发热门诊,都主动报名,要求加入一线队伍。不少同事回家了还返回深圳。有一个 97 年的男护士,家在东北,好不容易排班调休去看望家人,疫情一来,他就毅然把 3000 多块钱的机票退了。他说:" 我人高马大的,正好用得上。"

谈到孩子,黄少敏有些愧疚," 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 这也是大多数急诊人的常态。

守土有责,这是应该做的

" 每年春节、国庆长假的时候我一般都主动申请留守医院。节假日总有人需要留守医院,急诊科尤其是这样。" 成为护士长以后,黄少敏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一点,以前考虑病人居多,现在要考虑急诊的整个护理队伍。

很多人都说黄少敏 " 乐于奉献 ",但她自己却不以为然,认为每个人肩上都有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那份,再帮别人做一点,就很好," 我们多做一点,别人就可以少做一点。"

去年,黄少敏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 习总书记说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这是我应该做的。"

谈起最近的工作和休息,黄少敏说道:" 睡不踏实,有时半夜 3、4 点还接到电话。我已经在医院十多天了,晚上就在值班室休息,不管发热门诊有什么突发情况我都能及时赶到。"

当被问到 " 急诊人有没自己的时间 " 时,黄少敏思索了很久。 " 没想过,岗位职责推着我往前走。现在唯一留下的爱好就是喝咖啡。自己做手工咖啡,然后边喝咖啡边听音乐,发发呆,挺好!"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周恬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