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2-21
深晚报道|【抗疫日记】每天打电话说到喉咙痛 守好居民家门口安全防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人心,无数人 " 逆行 " 而上,用自己的力量为抗疫做出贡献。宝安区西乡街道凤凰岗社区工作者段艳华就是其中一员,她还记录下了抗疫时期的心路历程,为我们近距离了解前线抗疫情况打开了一扇窗口。

2020 年 2 月 20 日

原本定于初二早上回去给远在几百公里外的爸爸妈妈拜年,初一晚上 10 点临时决定今年春节不回去了,立即给他们发了信息说明情况,相信他们也能理解我。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更不能让自己置身事外。从年初二我就开始加入这场战疫,年初二初三我值班,每天点名时间段都改为了视频会议,说的全是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初三我就开始正式上班,全身心投入抗疫工作中。

我被安排到信息收集组,工作内容包括:收集和核对信息,统计数据和表格。收集来自疫区居住在我们社区的居民信息是一项繁琐的工作。需要一个个给他们打电话,一项项信息询问。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绝大部分人都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非常有耐心地回答我们的问题。但是,还是有少数人抱有抗拒的心理,接起电话,一听我们是社区工作者,直接就把电话挂断;有些人听到我们询问的问题后,非常不耐烦。对此,我早有心理准备,以极大的耐心和礼貌来一一应对,总算完成了相关的工作。

随着返深人数的增加,大数据导出的信息也多了起来,我们每天都要核对大量的人员信息,加班是常态,打电话说到喉咙干痛。一次,一个居民打电话过来咨询,足足跟他解释了 40 多分钟,最终才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由于每天的情况都在变化,各种表格也每天不停变化,如果一不小心,可能就错过了关键信息,所以,每天还要密切关注各类讯息,保证数据的准确。在我看来,那不仅仅是一堆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要对他们负责。

后来,随着居家观察人员的相关措施落实到位,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就要解决,我又增加了一项为他们采购生活物资的工作。与每位居家观察人员电话联系,加上他们的微信,每周定期为他们采购两次物资。每次我都会提前一天与他们确认需要采购的物资明细,为了避免误会,每一个人的每一项物品我都确认清楚规格和品牌,争取都能帮他们买到心仪的物品。有时候居民需要的物品比较紧缺,要跑好几个地方才能顺利买到。

记得 2 月 14 日那天早上,大雨,气温骤降,等我找齐物品后,鞋子已经被雨水浸透,虽然身体觉得寒冷,心却是温暖的,因为没有让他们失望。我把每户人家所有物资打包在一起,再反复核对确定没有弄错,钉上便签条备注好信息,方便后续工作人员送上门。与他们结算金额的时候,按实际金额,精确到分,有时候有些人会凑成整数多给几分、几毛,我都给他们退回去,因为这不是钱,这是一份信任。他们的一句 " 辛苦了 " 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肯定。

我是一位新手妈妈,家中有个刚满一岁半的小宝贝。每天在外面走,还要出入各个大小商店,不知道会接触到什么,心底也没底。为了降低给家人带去危险的几率,即使从单位到家里只有不到 5 分钟的路程,中午 2 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我也不回去。每天下了班回去,我都要把自己从头到脚清洗消毒,恨不得每一根头发丝都不放过。小宝贝看到我回来了,兴奋地叫 " 妈妈,妈妈 ",伸手要抱抱。可是,我只能远远地朝她摆手,让她奶奶或爸爸把她抱得离我远一点,等我走完清洗消毒流程才去亲近她。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我深刻感受到传染病毒的无情。每天早上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确诊人数更新的数据。我希望哪天早上睁开眼睛,打开手机看到的消息是 " 新增人数 0,疑似病例 0,确诊 0,死亡 0",我相信那一天终会到来。

深圳晚报记者 秦瑶 编辑 孙中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