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2-26
深晚报道 | 福保街道疫情防控“多面手”展现巾帼风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福保街道社会管理办作为街道对口卫健部门的主责部门,成为街道防疫一线的先锋队伍,福保街道社会管理办副主任张驰屏已带领团队连续奋战了一个月。

1 月 22 日,刚刚休假回家放下行李的张驰屏,就接到 " 疫情严峻,春节不能如期放假 " 的通知,她没有犹豫迅速返回深圳。一头扎进了工作里。自此开始,近一个月她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疫情防控初期,由于防护物资不够,对疫情传播的了解不深,一线工作人员的身体和心理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作为作战指挥调度部门,社会管理办充分理解和认识到这一点,结合对整体局势的判断,主动与网格部门联系。张驰屏提出:" 既要完成任务,也要保证我们社区同志的安全。" 在这个思路的指引下,社会管理办统筹系统数据,并制定街道的排查流程,医生上户监测效率提升了,工作人员因接触可能带来的风险降低了。

城中村,人员流动大、居住密,是防控的重点和难点区域。为做好城中村疫情防控工作,社会管理办按照 " 房东 + 机关党员 + 股份公司支部党员 + 网格员 " 的人员配备,对涉及的 23 名房东,配足 23 名机关党员,实施服务责任到人。张驰屏带头承担起东村一家五口的包户工作,上门讲解居家医学观察期间的注意事项,协助登录 " 居家医学观察服务系统 ",并送上了体温计、口罩等防护用品。每天还与居家医学观察户互通信息,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服务需求。这套做法确保 82 名疫情发生地返深租户按时上报体温,形成了全面动员、全村参与的防控态势。

据悉,社会管理办团队近两年一直在实践探索互联网平台 + 网格化的社区服务管理创新,这是一项基于微信构建数字网格、虚拟社区、标签群组、消息通知等线上工作体系,是将街道网格化属地管理体系互联网化,推进社区服务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在此次疫情防控战斗中,这种互联网平台 + 网格化服务宣传模式,高度契合疫情期间提倡的无接触式服务。同时借助网格标签、人群标签、属地标签等,将信息精准推送给辖区居民。推送时机准、对象准、方法准,很好地解决了目前工作人员在社区小区张贴海报、派发单张等任务工作量大、到达率低的问题,基层一线的宣传工作效率和服务效果大幅提升。

深圳晚报记者 刘丹青 通讯员 刘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