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 停课不停学 " 很热,但怎么个 " 停课不停学 ",各有各的做法。近日,位于湖北武汉的华中农业大学,给出了 " 最接地气 " 的版本。
学校通过官方微信向全体学生倡议,号召尚未返校的学生主动亮明身份,就地支援春耕生产,在一线学习、为一线服务。
网友们赞叹 " 此举甚妙 ",而该校广大学生更是纷纷响应。" 报告母校,正在湖北恩施积极投入家乡生产!"" 报告母校,正在湖北随州,一手抓生产,一手扛疫情。"" 报告母校,正在湖北十堰积极投入家乡农业生产。"
……
在留言区里,贴满了年轻学子的报告,他们亮明身份,勤读力耕的模样,热血、朝气、激昂,让我们看到了青春最美好的样子。
让尚未返校的农业专业大学生就地支援春耕,还有更多实际意义。
首先,因为疫情防控,传统春耕生产方式面临着减少人员聚集、实行社区村庄封闭管理等举措的新挑战。不少地方的春耕已经 " 慢了半拍 "。这个时候,广袤农村亟需大批农业科技人员提供智力支持,高校学生队伍的挺身而出,相当于 " 雪中送炭 "。
其二,此举对农业大学生,也是一个绝好的历练机会。理论和实践是两回事。很多大学生专业知识可能非常精深,但是到了田间地头,怎么科学选种、配方施肥、农机检修等,完全手足无措,实践技能亟待提升。更值得一提的是,只有扎根祖国沃土,多跟农民朋友打交道,才能塑造知农爱农的品格,这是进一步追梦的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们在支援农耕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难题。我认为,有两件事值得注意。
" 春耕备耕 " 说来容易,但作为一名农业大学生," 哪里就耕 "" 如何下田 ",只怕没那么简单。这时候,就需要有组织安排,特别是各地基层组织,可以积极联络尚未返校的农业大学生,将他们的力量整合到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中来。
另外,身在一线的大学生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就像有人说的 " 要俯下身子、亮出法子 ",既不能盲目自信,纸上谈兵,也不能妄自菲薄,不敢想、不敢干浪费才华。遇到难题,可以整理出来,反馈给导师、学校,利用学校的科研力量,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难题。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读懂天地间的这本大书,找到成才的土壤。
ZAKER 南京评论员 王子扬
(编辑 邵倩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