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微信公众号 " 佛山疾控 "26 日 18 时许消息,截至发稿时,广东佛山累计报告聚集性疫情 19 起,其中 16 起为家庭聚集。2 月 26 日上午,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自勉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这些聚集性疫情的概况,并披露了其中一起家庭聚集案例的发现过程。
据梁自勉介绍,这次聚集性疫情反映出密闭空间、无有效防护、频繁接触是防控的重要风险点。
佛山累计报告聚集性疫情 19 起,其中 16 起为家庭聚集,2 起经交通工具聚集,1 起为公司(复工前)聚集。
全市聚集性疫情共涉及 55 人,其中确诊病例 46 例,占佛山公布确诊病例的一半以上(54.76%),每起聚集性疫情波及人数 2-6 例。
19 起疫情中 14 起为疫情发生地共同暴露导致,1 起为其他省外旅游共同暴露导致,4 起家庭密切接触者中出现续发病例(确诊病例 11 例,其中二代病例 6 例)。
地区分布:禅城区 1 起,南海区 7 起,顺德区 8 起,三水区 2 起,广州市 1 起。
家庭聚集疫情是怎么被发现的?下面我们来复盘其中一个案例的确诊过程。
家庭聚集典型案例
本案例的主角是一位 C 姓女子,湖北省鄂州市人,于 1 月 22 日在武汉时开始出现咳嗽,无发热。发病前均在湖北省鄂州市居住,自述在湖北期间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疑似或确诊)或有呼吸道症状病例接触史,发病前 14 日内无武汉市相关农贸市场暴露史、无野生动物接触史。
根据自述,她 1 月 22 日行程如下:与其丈夫于 1 月 22 日下午 16:00 从武汉坐火车到广州,随后由其大儿子和二儿子一同驾车接回佛山家中,患者到达佛山家中后无外出。在佛山家中同丈夫、两个儿子、儿媳共 5 人一起居住。
1 月 24 日 C 女子仍然咳嗽且开始发热,于 25 日到医院急诊科就诊,25 日胸部 CT 检查示:双肺散在斑片状、磨玻璃状影,考虑肺炎。自觉症状无好转,于 1 月 26 日凌晨 0 点入院治疗。1 月 27 日确诊。
疾控人员随即根据管理要求,对与 C 女子密切接触的丈夫、两个儿子、儿媳进行密切接触者管理。C 女子丈夫于 1 月 26 日晚出现发热,1 月 27 日转诊住院隔离对症治疗,1 月 31 日确诊;大儿子及大儿媳,于 1 月 27 日晚出现发热症状,当晚转诊住院隔离对症治疗,1 月 31 日确诊。小儿子于 2 月 2 日晚出现头痛症状,当日到医院住院隔离治疗,2 月 5 日确诊。
可能的感染途径
C 姓女子:
①在湖北居住期间,身边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但也许发病症状不明显,同时自己也没有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如戴口罩),陌生人在其身边打喷嚏、咳嗽导致飞沫传播,从而感染。
②在湖北的公共场所中,用手触摸到了沾有病人飞沫的物体表面,而后没有及时洗手,不经意用脏手触摸到自己的眼鼻口,从而接触感染。
丈夫:
①在湖北期间通过飞沫或接触等途径感染。
②同妻子(C 姓女子)密切接触导致了感染。
两个儿子、大儿媳:
同父母的密切接触导致了感染。
C 女子自述,从武汉坐火车回广州途中一直有佩戴口罩,但到达火车站后再无佩戴口罩。因为她个人防护意识不够强,导致家人的感染。
对此,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目前佛山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企业和个人都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1. 各企业单位要严格做好复工复产的疫情防控工作,要对电梯等公共区域进行高频消毒,严格做好员工的身体检测工作,对确认的发热的员工要转送至发热门诊排查,防止发生聚集性感染。
2. 市民要坚持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戴好口罩、勤洗手。除了工作以外要避免串门,不参与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
来源 | 佛山疾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