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返程复工人员持续增长,更大范围、更基层的防控战役已打响,辖区各检疫卡点、临时医学观察点工作剧增,更多基层部门人员选择投身其中,面对感染风险,他们挺身而出;面对医学观察人员,他们化身服务员、保障人员;面对人手紧缺,他们 12 小时 " 超长待机 "。刘小玲是他们中略显 " 特殊 " 的一员。
防疫不分男女,有一种担当叫 " 我也要去 "
刘小玲,宝安区松岗街道综合执法队指挥中心组长,2006 年起在执法队工作至今,是一名不折不扣的 " 老队员 "。在接到需要抽调人驻守第二个集中医学观察点的通知后,她和三名同事主动请缨出战。" 没想那么多,人手紧张,内勤也可以顶上一线。" 作为老队员,她有主动担当的自觉。
到集中医学观察点报到后,很多人会疑惑,怎么安排一名女队员?但她的态度是,在抗击疫情面前不分男女,一线的任务 " 我也要去 "。她还有一个身份——退伍军人,集中医学观察点对于她来说就是一个新的 " 哨岗 ",站好岗,做好医学观察点防疫工作是目前的 " 命令 ",是一名军人的天职," 若有战,召必回 " 从来就不是口号,是写实。
直面困难不退,有一种颜色叫军人本色
随着医学观察人员增多,日常送餐工作更加繁重,她和同事们为了让医学观察人员能准点吃上热乎的饭菜,有时必须一人送一层楼三十多人的饭,由于走廊铺有地毯,很难推动笨重的餐车,她只能尽力拖着走,一间间地送。天气转暖,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上下送餐,每次都是一身汗,汗水从额头淌下刺痛了眼睛,只能忍着不能用手擦。直到全部送完下楼,再进行消毒、脱防护服之后,才有时间为自己擦把汗。
有时候送完餐下来,刚脱去防护服,医学观察人员一个电话过来,她又要重新穿戴起防护装备,及时把所需物品给他们送上去。" 其实我们就是服务员,保障医学观察人员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这点困难不算什么。" 面对医学观察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她没有退缩,更多的时候是想着如何让他们在医学观察期间得到生活保障,服务好他们的日常所需。有着军旅经历的她,懂得坚守岗位的军人本色的可贵,而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更加要尽自己所能做到不舍小家又顾大家。
守望春暖花开,有一种期待叫大家平安
刘小玲到医学观察点的第二天,有一家四口刚好到了医学观察解除时间,爸爸抱着小女儿走出大堂门口的瞬间,小女孩好奇地看着她并跟她打招呼 " 我们可以回家啦 ",眼中满是对美好的期待。看到这场景,她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女儿,因为这场疫情,因为工作需要,小女儿被留在老家,大女儿一个人呆在家里,她们都在期待妈妈平安归来。从这一刻起,她坚定了决心,默默守在医学观察点,保护好自己,站好岗,继续做好眼前的防疫工作,共同期待春暖花开,大家平安归来。
深圳晚报记者 彭彩萍 通讯员 简德昌编辑孙中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