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承文菊 记者 刘国庆)对社区高龄独居、孤寡老人以及重度残疾人员 " 一日一问、一天一报 ";为 11 类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补贴 …… 疫情发生以来,常州市民政部门多措并举,打出困难群众帮扶 " 组合拳 "。
△ 常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莉为新北区河海街道汇丰社区低保对象送防疫包。通讯员供图
分类救助,对 11 类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补贴
日前,常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莉来到新北区河海街道汇丰社区,为低保对象送上防疫包。防疫包内有口罩、消毒液、洗手液以及防护指南等物品。为困难群众发放防疫包,是常州民政保障战 " 疫 " 期间困难群众生活的一项举措。目前,常州已有 7700 多名困难居民陆续领到了防疫包。
据介绍,为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疫情防控期间的基本生活,常州市出台《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帮扶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困难群众实施分类救助,主要包含 10 方面的举措。其中一项举措明确要求加强临时救助,针对全市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低保边缘、重残、孤儿、在领失业金人员、重点优抚对象、年满 60 周岁老兵和年满 60 周岁烈士子女、特困职工等,在疫情防控一级响应期间,每人每月发放临时补贴(含价格补贴)。为 11 类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补贴这一举措惠及群众 8.86 万,月均财政支出 1152 万元。此外,常州市民政局还联合该市慈善总会,为全市 1.5 万多名低保对象发放每人 100 元一次性临时生活补助。
疫情期间,针对一些空巢独居老人生活上可能遇到不便的情况,常州市为 3 类困难老人送上 " 温情居家服务包 "。" 居家服务包 " 主要包括六大方面的服务: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打扫卫生、理发、生活照料等服务;为生活困难、有助餐需求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生活必需品、食品、药品(非处方类)、防控用品的代采购服务;精神慰藉服务,开展心理咨询疏导,缓解疫情期间老人的焦虑情绪;对居家的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护理和基础健康指标检测服务;应急救助服务,安排专人接听服务对象各类应急求助,做好转接服务。
关爱重点群体,做到 " 一日一问、一天一报 "
常州市民政部门还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社会救助全流程网上办理,并结合放管服改革,在一级防控期间积极推行将低保、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审批权下放至乡镇(街道),对生活困难群众开展的临时救助,取消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民主评议和公示等环节,待疫情解除后再完善相关手续,确保困难群众第一时间得到精准有效救助。疫情防控期间,对新申请低保等社会救助的,暂时取消民主评议环节;对已经纳入低保的困难家庭,视情延长定期核查时限,全面打通疫情期间社会救助 " 绿色通道 " 。
" 这两天在家情绪怎么样?疫情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家里需要什么跟我说,肯定会想办法帮你解决。" 前不久,家住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的小董(化姓)接到了新北区恩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老师沈伟伟的电话,询问近期生活状况。据介绍,2 月 7 日,常州市民政局针对疫情特殊时期,启动困境儿童危机干预项目,新北区恩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承接方,通过线上联系、线下慰问的方式,对困境儿童进行持续跟踪关注,小董就是其中之一。
按照《通知》要求,疫情防控期间,重点关注、动态监测分散供养人员和节前被接回家过年的集中供养人员,居家隔离的经济困难人员,以及集中隔离人员家中留有的孤老、幼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的基本生活和照料护理情况,落实生活照料人。对社区高龄独居、孤寡老人以及重度残疾人员,做到 " 一日一问、一天一报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