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线,基层医务工作者坚守岗位、主动担当,不分昼夜、不惧危险、不辞劳苦,毅然奔走在疫情抗击的最前沿,从中涌现出一群敬业爱岗的优秀工作者。
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现代快报 + · ZAKER 南京,联合推出 " 最美基层医务工作者 " 全媒体行动,报道坚守防控疫情一线的基层优秀医务工作者,记录他们的工作点滴,弘扬社会主旋律,唱响南京医疗好声音,打造温暖人心的健康南京。向白衣天使们致敬!向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高魏在工作中
本期最美基层医务工作者
高魏:南京市玄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请问是玄武区疾控中心吗?这里是 xx 发热门诊,我们刚刚发现一名新冠肺炎可疑病例。"" 好的,请注意隔离,做好防护,我们马上过来。"1 月 31 日凌晨 2 点,南京市玄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魏放下电话,立即收拾装备,又一次和同事们奔赴 " 案发 " 现场。新冠肺炎暴发以后,24 小时待命,在办公室行军床上过夜已成为他的常态。
早在一月初,作为玄武区疾控中心分管应急工作的副主任,高魏就开始为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做起了准备。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高魏主动请命,执意把中心值班手机全天候放在自己身上," 霸道 " 地承包了春节放假期间的所有值班备班。他说," 控制疫情扩散必须争分夺秒!所有信息第一时间到我这里,我才能准确研判,及时处置 "。于是,他把一家老小安顿好,悄悄地把家搬到了中心新冠疫情防控指挥组,这一天是大年二十八。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接下来的日日夜夜,白天高魏奔走在省市区防控工作会议、突发疫情流调采样现场。自各方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他常常刚端起盒饭又不得不放下,一连数日没吃过一顿热饭,泡面成了他的日常补给。晚上回到办公室,他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整理数据,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进一步排查密接。他一边学习国家下发的最新疫情防控方案,一边与发热门诊及隔离点医生进行业务沟通,完善技术指导意见书。寻找 " 毒源 " 刻不容缓!正是这样强烈而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每天保持清醒的头脑,沉着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 高主任,你再不回家洗个澡,人就馊了。" 听到同事们这样的调侃,尬笑之后的他依然志斗昂扬," 这样我才能百毒不侵啊,想当年在部队的时候哪有这么讲究。走,一起流调去!"
要做到百毒不侵,绝非他说得这么简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也并非他说得如此轻松。在调查患者或疑似病人前,首先要 " 全副武装 ",为做好防护,他每次出勤都要穿上厚重的、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口罩、手套鞋套。在这样负重流调过程中,需要询问患者近期的旅居史,接触过哪些人,是以什么方式接触的,对于疾控人而言,这样的询问对发现可能被传染的患者,进而切断传播途径来说至关重要。而一长串的问题,常常令被调查对象无法理解,甚至心生厌烦,不配合的情况时有发生。" 我们要体谅对方的心情,本来就身体不适,还要接受我们的‘盘问’,对待他们,我们得有耐心,把调查的重要性告诉他们,好言好语地说,他们总会理解的。" 他告诉身边的年轻同志不要急躁,殊不知两三个小时的 " 封密武装 ",早已让他大汗淋漓、头晕缺氧,想不急都难。
" 爸爸,我已经好几天没看到你了。爸爸,我会认真完成作业,不惹你生气,你快回家来吧。" 听着电话中儿子的请求,他沉默了许久,心中满是心疼和愧疚。儿子不知道的是,爸爸每次出勤路过家门口,总会忍不住望向家的方向。但是作为疾控人的爸爸,更明白只有用专业的态度和奉献的热血,才能保卫这片土地,只有无怨无悔、负重前行,才能让更多的人享受亲人团聚的时光。
通讯员 周平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刘峻 任红娟
(通讯员供图 编辑 吴嫣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