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2-29
深晚报道|当大后,我就成了你!龙华高二学生吴岱轩一封家书向抗疫一线的父亲致敬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这些天,龙华高级中学 2018 级(5)班吴岱轩写给父亲的一封信感动了很多人。吴岱轩的父亲吴泽铭是深圳市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负责人,中医院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规划领头人,深圳市防治新型冠状病毒专家组成员。疫情期间,他始终坚守在战 " 疫 " 第一线,负责市中医院抗击疫情的全面工作,诊断病人,制定诊治工作的流程和制度,安排病人留观及转院,调动和协调医护人员,承担新冠肺炎防范培训工作,精细化管理防疫物资。同时作为市级专家,还定期到深圳市指定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的第三人民医院对病人进行中医会诊,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病人,取得了良好疗效。

父亲在一线抗疫,处在青春期的吴岱轩渐渐地理解了父亲常常挂在嘴边的责任,理解了父亲。疫情面前,父亲是最美逆行者,吴岱轩为父亲感到骄傲!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致抗疫一线的爸爸

级(5)班 吴岱轩

从前," 医生 " 这个称呼在我心里就只是一个职业名词,其代言词莫过于 " 有点忙 ",这是有着一个医生爸爸的我的亲身感受。

但是,在这个寒假里,一场无形的战役来临时,这个称呼带给人以信赖和希望,同时,其代言词也从 " 有点忙 " 变成了 " 难以见 "。毕竟,这阵子,我已经很少见到我的爸爸了。他,是深圳市中医院感染疾病科的主任。

还记得 1 月 20 日那天晚上,正当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吃着饭时,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电话接起的那一刻,爸爸的脸色一下子严肃了,只听他说了一声 " 我马上到 ",接着便匆忙拿了外套往玄关走,边穿鞋边丢下一句 " 有紧急任务,你们继续吃,我去趟医院 " 就开门走了。我听着 " 砰 " 的关门声,看着妈妈蹙起的眉头,心一下子揪紧了。

之后,我便很少见到爸爸。每次吃饭时他的位置都是空着的,往年春节一家人齐齐整整吃饭的画面变成了回忆。这阵子都是我们吃完后,妈妈又把饭菜放回锅里热着,等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的爸爸。

在这个被无限延期的寒假里,我再也没有看到平时在客厅一边冲泡功夫茶,一边看着医学书籍的爸爸,也没有听到每天固定时间从他房间传来的潮式英语。很多时候,只是睡梦中隐约听到他接听电话的声音 ……

听妈妈说,新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刚刚被重视的时候,发热门诊这个平时比较精干的科室突然壮大了,一下子多了一支由十个博士组成的医学团队,作为这个团队的总指挥,爸爸每天要负责制定抗击疫情指引、制定诊疗程序和标准、编写培训教材、整合分配防护物资 ……

有一天,我终于在家跟爸爸碰面了。原来他是回来练习穿脱防护服的。因为他第二天要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病房查房、做中医会诊。爸爸对着视频,仔细研究和练习,把防护服一件件地穿上、扣紧,再脱下,再穿上,重复了差不多两个小时。他边练还边叮嘱我学,还教我怎么正确佩戴医用口罩。脱下像《复联 4》里的量子服装一样的防护服,爸爸已经满头大汗,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他身上散发着迷人耀眼的光芒,或许,那就是逆行者燃烧着的战魂吧。我不禁想到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一定非常辛苦,十分不易。

我一直没真正了解过医生这个职业的辛苦,但这次我能深刻感受到这个名词背后的不易和伟大。即使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也不曾听到爸爸提及上班的辛苦,他一有空聊的都是防护知识,除了教家里人怎样正确洗手,还教了我很多关于病毒的知识。他总是信心满满的样子,叫我们不要恐慌,要相信政府,相信医护人员的力量,听从政府指引,尽量不出门,出门要戴口罩做好防护。每次我和妈妈看到新闻里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报道都无比担忧,他也只是隔了很久很久之后回复一条 " 安全,勿忧 " 的信息。

每次看着爸爸匆匆忙忙离开的身影,我总能感受到一股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的精气神,我为爸爸,还有和爸爸一样战斗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的医生和护士们感到骄傲,他们都是最美逆行者,背负着无数人的希望,默默无闻地与病毒做斗争、与时间赛跑!用平凡人的血肉之躯,点燃了星星之火,相信再过不久,我们定能看到燎原之后的无限春光!

基辛格说,"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这一次,我们是被保护的对象,长大后,我们也要成为他们,成为最勇敢的人来守护大家!

深圳晚报记者 赵东眉 通讯员 詹林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