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2-29
捷报频传,又一批重症患者今出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队半个月交出高分成绩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 通讯员 周宁人 杨刚) 2 月 29 日上午 10 点,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

继 2 月 28 日 5 位重症患者出院后,29 日上午,又有 7 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达到治愈出院标准,将被安排至社区隔离点进行 14 天的医学隔离观察。如果一切顺利,他们很快就可以跟自己的家人团聚。

入院都要 " 吸氧 " ,不少人还有基础疾病

据了解,29 日这批出院的患者全都符合新冠肺炎重症型标准,年龄最小的 29 岁,最大的 65 岁。

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市第一医院医疗队队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刘云教授表示,这 7 位患者入院时情况都不稳定,病情很重。为了保障每位患者的及时诊疗,医疗队快速建立了以江苏省人民医院 ICU 重症室张萍主任医师、呼吸与危重医学科齐栩主任医师、急诊乔莉主任医师、感染科金柯主任医师为核心的,集心脏、肾脏、内分泌、消化、心理理等各专科的联合诊疗专家团队,开始密切协作。

" 许多重症患者同时合并了基础疾病 ",齐栩表示,医疗团队在结合原有诊疗指南基础上,关注每个患者的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慢性肺阻塞性疾病等,同时加上心理疏导、改善睡眠等,多措并举地加快患者康复。

" 今天出院的 7 位患者,经过我们全力救治,都在入院后 5 到 7 天内脱离了吸氧,10 天左右复查 CT,较刚开始有了明显好转。看到这些重症患者顺利康复,也给我们增添了莫大的信心和力量。" 医疗队员、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乔莉主任医师告诉记者。

这份 " 江苏温暖 " 让他们流下热泪

29 岁的小金是这批出院患者中最年轻的一个。今年春节前,他突然出现了发热症状,当时,他的爱人已经临近预产期。为了避免传染给爱人,小金只能自我隔离,让母亲照顾妻子的饮食起居。

2 月 14 日,小金接到社区的电话,他被快速送到了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医疗队负责的感染五病区。经过科学、悉心治疗和照顾,小金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这让他的紧张情绪得到很大缓解。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市第一医院医疗队护理部主任宋瑾说,让他更开心的是,就在他住院期间,小金的妻子喜诞千金一枚,这也增强了他康复的信心和力量,每天他都会拿孩子照片给他的主治医生,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市第一医院医疗队队员张倩医生看。" 孩子的出生让我开心,你们给我的新生永远难忘!" 出院前,小金流下了喜悦的热泪。

同一批出院的何大姐谈起救治经过感慨万千。儿子今年要高考,住院后,想到自己不能督促儿子学习,更不能照顾饮食起居,何大姐整天以泪洗面,一度沮丧。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队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治疗的同时,立即安排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市第一医院医疗队心理科王浩飞医生对何大姐 进行心理疏导,积极安慰,不断鼓励,给她打气。在全体医疗队员的帮助下,何大姐再次恢复了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医务人员还帮她每天跟儿子视频,让儿子放心备考。" 有一次我发现纸巾等生活用品用完了,我的床位医生杨刚主任第二天就帮我带来了,还送了我一些榨菜和小吃。我要给他钱,他怎么也不要,跑这么远来照顾我们,每天看到他们在病房忙忙碌碌,我真的很心疼他们。我一直在想,等我出院了,我一定要做点吃的给他们 ",何大姐说,这份来自江苏的暖意,她将永远铭记。

分组分区高效救治,半个月交出高分成绩单

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医疗队副队长陈群主任医师表示,半个月前,大家刚到达武汉,没有来得及整理行李就投入到重症病人的收治中。短短 2 小时,病区 61 张床位迅速收满。为了高效有序地救治病人,刘云队长部署实施分组收治,由组长带组员,迅速掌握所有患者的一手病情。然后根据病情,快速将患者区分开,重症患者及危重症患者分开,将普通吸氧、高流量吸氧以及呼吸机辅助的患者区分开。这样的分组分区救治,实现了安全、高效、有序的救治,降低了在不熟悉环境中发生错误的概率。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市第一医院医疗队交出了一张不错的成绩单,看到患者们相互道别珍重的画面,医护人员的心情也跟着今天的天气一样,充满着阳光和希望。

(通讯员供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