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3-01
连线423 | 队员郭强:我们来了21天,已有三成重症患者出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2 月 9 日,由苏州市各大医院紧急组建的两支医疗队伍共 260 人,作为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的一部分,出发前往武汉。他们于 10 日陆续整建制接管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开展医疗工作。

△郭强在光谷院区工作

讲述队员: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苏大附一院应急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郭强

支援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日记时间:3 月 1 日

中午 11 点半刚刚出夜班,今天我觉得有必要增强一下大家的信心。2 月 10 日,我们医疗队整建制投入同济医院光谷重症病区,一共投入了 130 名医护人员。21 天后,病区首批收治的 50 名新冠重症患者中,已有 17 人出院,这三周里出院超三成。

今天凌晨 4 点的班次,胸外科专业的护士王烨守护着 78 岁的患者占女士。" 抽个血气,病人稳定了你就出去,我在里面看一会儿。" 我跟王烨说。因为我担心她扛不住,又担心病人有变化,到武汉后,我一直会有这种纠结的心理,只有自己回去后待在床边才能放下。

就在这个时候,患者占女士的脉氧噌噌向下掉。我赶紧调整了呼吸机参数、评估了超声、吸痰换体位,脉氧总算没有继续向下掉。等待了 30 分钟,我和王烨守在病人和呼吸机边,其间王烨问了我 4 次:要不要抽掉血气?我说:" 等等,还会上来的,这个病加重得快,改善得慢,能少抽一针也是在帮助病人。" 指标上升的过程中,王烨笑了,相信她笑的原因一定有:我们还是有治疗这个疾病的有效方法。

占女士是光谷院区收治的首批重症病人,占女士伴有高血压、心衰和院外十余天的病程,我们很快就给予她无创呼吸机治疗,眼看稳定了几天。当天下午给她做了深静脉置管和床边心超,当时我们的沟通还很愉快。

晚上回到宿舍,还没来得及吃饭,就接到了电话:占女士吃饭时突发加重,意识不清,呼吸急促。我赶紧回到病房,开放气道、人工辅助呼吸、推药,她逐渐醒了,可指标还是很差。占女士一字字地说:" 救救我。"

在场的同事,包括李蕾医师和王君磊医师都做了插管上呼吸机的决定,但同时也意味着很容易增加操作医生感染的风险。站在我身后的,是 52 岁的高年资老师和一批 90 后的年轻人,而他们身后,是他们家庭成员的期待。

我把他们都请出了病房,我说我接触时间长了有抗体了 …… 随后和留下的麻醉医生一起插好管、整理好气道、连接好呼吸机。看着患者,我觉得踏实了很多,再招呼大家进来,也安心多了。

我们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难处是这次新冠的有些病理生理机制还在探索。找出病人早期加重的主要原因,成了战斗胜利的关键所在,病毒这个看不到的敌人,我们需要找到它是从哪里下手的。这 21 天来,防微杜渐、切中要害让我们信心倍增。

手心是患者,手背是队友,对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救治间隙,除了和国内同行请教诊治策略和发病机制之外,也和苏州大学的教授、苏州市的创新机构探讨了治疗的新策略和新方法,经常我们讨论到凌晨,经常我们都是含着眼泪、怀着激情在探索。诸多的基础实验已经完成,有些即使是阴性的结果,也逐步给我们阐明了思路,更多的工作还在继续。我们在思考中救治、救治中思考,我希望我们的祖国能早日完胜新冠病毒。

(苏大附一院供图 编辑 周冬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