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舒越)武汉、南京,两座同气连枝的城市。当武汉民谣《汉阳门花园》和江苏民歌《茉莉花》在交响乐中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故事?近日,在河海大学管弦乐团团长陈德龙的倡议下,武汉和南京 11 所高校来了一场 " 云合奏 "。熟悉而悠扬的旋律引发不少网友的共鸣,大家纷纷转发留言。 3 月 2 日,现代快报记者对话活动组织者陈德龙以及参与 " 云合奏 " 的武大男生胡玄宇,揭开 " 云合奏 " 创意背后的故事。

△ 11 所高校学生 " 云合奏 "
通过公众号,他联系上武大、华科大交响乐团
陈德龙是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大三学生,也是大学生艺术团管弦乐团的团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在想着为战 " 疫 " 做点什么。
" 各种致敬白衣天使的音乐作品已经不少,能不能做一些更特别的呢?南京和武汉一样,高校众多,有没有可能邀请两地大学生联合演奏?" 陈德龙告诉记者,自己对武汉有一种特别的感情,高三学业压力紧张的时候,他会一遍一遍听武汉民谣《汉阳门花园》,缓解紧张情绪。" 歌词都是武汉方言,虽然有些词听不懂,但感觉很亲切。" 他说,高三那年他还特别到武汉游玩,也结识了一些武汉朋友。

△ 陈德龙 本人供图
陈德龙说,疫情蔓延之后,他在与武汉朋友的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平时都出不了门,心情自然也比较压抑。" 音乐是有疗愈作用的,我就想用这首武汉人都熟悉的歌曲来缓解他们的焦虑,而《茉莉花》是江苏最经典的民歌之一,可以用来表达来自江苏朋友们的祝福。"
有了想法,陈德龙立刻付诸行动。2 月 21 日,陈德龙通过查找微信公众号,联系上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交响乐团,不到一天,就有 4 名乐手报名参与。武大交响乐团副团长胡玄宇是其中一员。
每一段都录了 10 遍," 云合奏 " 难度大
胡玄宇是个土生土长的武汉小伙,目前在武汉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读大三。" 我们不是医生护士,上不了一线,但我们可以做的事有很多。" 交流中,能感受到胡玄宇积极乐观的态度。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整整一个多月没有出过门了,但在家中也并没有闲着。他是学校的志愿者,每天在网上给一群中小学孩子辅导功课。" 特别是参与这次‘云合奏’,让我这一个月过得很有意义。"
胡玄宇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单簧管,到现在整整 14 年。" 单簧管一直是我的兴趣爱好,到了武大之后,我们交响乐团也常有演奏的机会,之前还去了美国参与演出。" 他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尝试 " 云合奏 ",难度比较大。
" 交响乐团相互配合是很重要的,大家各自在家,节奏、音准等都必须跟着节拍器,调整到零误差,后期才能对上,这也给前期录制增加了较大的难度。" 胡玄宇说,4 名武汉高校的乐手还有独奏的部分,也就是《汉阳门花园》的开头,然后是全体大合奏。

△ 每一次录制后的反馈
胡玄宇说,虽然有节拍器辅助,但是前几次录制的时候还是做不到零误差,所以基本每一段他都要录 10 遍左右,才能达到要求。

△ 俄罗斯指挥家亚历山大 · 皮扬科夫斯基的指导
为了呈现出最好的作品,11 所高校乐团的同学们组织了多次 " 云排练 ",大家各自在家录制,陈德龙对录像和录音给出反馈意见,然后乐手们再不断修改和打磨。在俄罗斯指挥家亚历山大 • 皮扬科夫斯基的指导下,这一临时组建的线上乐团最终在短短 10 天内完成了这部作品。" 一周时间能完成到这样,我觉得是个奇迹了。" 胡玄宇说。
通过这首交响曲,展现大学生的积极面貌
" 武汉是一座旅游城市,景点很多,但汉阳门花园是属于武汉本地人的一块地方,很少有游客。" 胡玄宇告诉记者,《汉阳门花园》在武汉是无人不知的民谣,《茉莉花》是经典民歌,两首歌风格不同,但放在一起意外地好听。

△ 学生们写下的寄语
《汉阳门花园》的原作者、音乐人冯翔看到这个 MV 后,第一时间在微博上转发推荐:" 特别特别激动,感谢同学们不声不响地就做了这件事儿,还很用心地融入了《茉莉花》的旋律,太温暖了!"
谈到这首曲子的火爆,陈德龙告诉记者," 很开心,我们的初衷就是想通过这首交响曲鼓励武汉人,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同时向国内外展现中国大学生的积极面貌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做到了。"
(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其他均为河海大学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