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返深潮的到来,做好来深重点人员医学观察工作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重要一环。早在 2 月 1 日,龙岗区坪地街道就成立了健康驿站临时党支部,设立 3 个酒店开展重点人员集中医学观察工作。随着一波又一波人员返深,越来越多人入住健康驿站,服务管理压力凸显。坪地街道执法队党总支,作为街道拆违、执法的中坚力量,主动请缨、勇担重任。一群昔日的蓝衣执法硬汉,化身为医学观察人员的服务员、心理疏导员、健康管理员,用耐心、细心换取他们的安心、舒心。
李绍环:铁汉柔情,暖心举动打动幼儿家长
坪地街道执法队副队长李绍环,是一名有着 30 多年党龄的军转干部。已年过 50 的他身体不时有些小病小痛,但仍坚持冲在战疫一线。他的手机 24 小时保持畅通,不分白天夜晚,只要驿站值班人员或是医学观察人员出现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协调处理。遇到入住高峰期时,怕工作人员因为繁忙忽略一些特殊人群的需求,他主动打电话询问老人、幼儿是否需要提供其他服务。
在得知酒店有一个 9 个月大的幼儿时,李绍环特意嘱咐酒店为这名幼儿供应粥水。这一暖心举动深深地打动了幼儿家长。" 你们的服务真的是太贴心了,我们替宝宝谢谢你们。" 该幼儿家长说。作为执法队副队长,他每天在健康驿站执勤归来,便立即着手处理执法队分管工作,确保单位人员岗位合理安排、查处案件等日常工作落实到位。连续 20 多天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但他仍然坚守在岗位,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军转干部的硬朗作风。
吴毓斌:贴心服务让医学观察者从抗拒变感动
疫情发生后,坪地街道执法队副中队长吴毓斌结束休假,迅速返回工作岗位。当富地岗高速卡口招募晚上 9 点到次日早上 9 点钟的夜班领队时,他第一个报名。当坪地健康驿站急缺人手的时候,他又主动请缨,做起疫情发生地来深人员集中医学观察的 " 管家 "。
有一回,一名 40 多岁的流浪男子出现在健康驿站,声称他可能得了肺炎。吴毓斌立即通知派出所,将他送往医院检测。检测发现该男子并非新冠肺炎患者。考虑到该男子是流浪人员且肺炎具有潜伏周期,吴毓斌帮助该男子办理入住了健康驿站。入住后,该男子因情绪紧张,不配合管理,将泡面泼到床上。吴毓斌多次与他沟通谈心,为他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最终,该男子表示愿意配合驿站管理。解除医学观察后,由于没有工作和住所,其不愿离开驿站。吴毓斌通过派出所查找该男子家人的联系方式,多次进行电话沟通。最后该男子家人前来接其回家。离开驿站前,该男子对吴毓斌说 : " 刚开始我态度不好,你不但不跟我计较,还安排我回家,真的让我很感动。"
张志强:" 我多跑几次,他就能少下来几次 "
大年初三,张志强就驱车从家乡返深,加入惠盐高速交通卡点执勤。面对日晒雨淋的艰苦坏境,他没有一句怨言,耐心细致做好车辆人员信息登记、体温测量等工作。坪地大酒店健康驿站设立后,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他,为能随时待命,24 小时入驻驿站。
接待疫情发生地籍贯入住人员、讲解注意事项、统计餐数、送餐 …… 张志强每天在健康驿站不停忙碌着," 给大家送上细致的服务,这是我的分内事。" 有一回,一名疫情发生地籍贯男子因心情烦躁总想下楼放放风。一会儿下来拿口罩,一会下来拿快递。" 您不要再下楼了,您需要什么,我会为您送到房间去。"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只要是他提出的合理要求,张志强一一满足,一天多次为他跑腿 , 并尝试开导他的情绪。最终该男子被打动,主动配合工作人员管理,安心在房间进行医学观察。同事问张志强为什么要跑来跑去时,他只是说了句 :" 我多跑几次,他就能少下来几次,交叉感染的风险也会降低。"
许益峰:将自己的生活用品搬到驿站,24 小时驻守
2 月 18 日下午,坪地街道执法队许益峰刚忙完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准备回家时,同事打来一通电话称 " 坪地大酒店健康驿站人手不足 "。许益锋瞬间忘却了疲惫,立即前往健康驿站支援。执勤时想到家中的老小可能会有感染风险,不免又有些担心,于是他连夜将家人送回河源老家。" 将家里老人小孩安顿好了,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许益峰长舒了一口气。
刚到达健康驿站的许益锋对驿站工作内容和流程都不熟悉,为了更快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他放弃轮休,加班加点熟悉工作流程。为节省回家时间,他将自己的生活用品搬到驿站,24 小时驻守。2 月 25 日上午 10 点,刚值完夜班回到房间,他又接到同事电话,称 " 返深人员大量增加人手不足 "。他立即放弃休息,到大堂接待入住人员,登记信息,这一干就是 17 个小时。驿站当天共接收医学观察人员 120 人,许益峰和其他工作人员逐一为他们办理相关手续,直到 26 日凌晨 4 点才下班。" 我已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了,我就要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讲条件,不怕苦累把工作做好。" 许益峰如是说。
深圳晚报记者 李其聪 通讯员 王毅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