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连日来,在观澜的大街小巷,有这样一群 " 战士 " 在抗疫一线逆向奔忙。他们是社区工作者、是 " 红马甲 " 志愿者、是基层网格员、是青年突击队员 …… 口罩后面,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模样,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战疫 " 雷锋 "!
君子布社区青年突击队:凝聚力 " 爆表 " 的爱心团队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2 月初,君子布社区青年突击队在观澜街道的帮助下成立了。" 当时有很多外地返深人员需要居家隔离观察,为这些人员送餐、送生活物资等工作需要很多人做,所以我们就响应街道团工委的号召成立了青年突击队来承担这一块的工作。" 君子布社区青年突击队队长张舒华对深晚记者说。
这支 50 人的队伍由社区团干、志愿者、网格员组成。由于召集成员时情况特殊,没法招募到更多的志愿者,于是张舒华灵机一动,将社区的网格员、志愿者、团员力量集合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成立了这支队伍。" 本以为集结队伍是个漫长、繁琐的过程,没想到大家一听到要成立突击队的消息都非常积极,大家踊跃报名,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召集了 50 个人。" 张舒华说,这让他感到惊喜,更感到欣慰。
突击队成立以来,君子布社区有两种颜色格外动人:加入疫情联防联控队伍参与体温检测、摸底排查、信息登记、后勤保障等工作的红马甲;穿梭在大街小巷进行防疫知识的宣传、为医学观察群众提供后勤保障的蓝制服。" 我们突击队的原则就是,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所以,你可以在社区疫情防控的各个环节看到我们突击队员的身影。" 突击队员温思利说。
黄志忠也是君子布社区青年突击队成员,是个身高只有 1.6 米的小伙子,让大家吃惊的是,身形瘦小的他竟干起了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送燃气罐上楼的工作。有一次,一位队员和黄志忠一起为居民送物资时看到这个场景时,吃惊地说:" 没发现你这么能扛,挺厉害啊。" 黄志忠憨憨一笑回答:" 需要我的时候,我就一定能顶上,大家都那么忙,我决不能拖后腿啊。"
在温思利看来,他们突击队所有的成员都像黄志忠一样,热情、积极、能干、有爱心,50 个这样的人组合起来的队伍,凝聚力 " 爆表 "。工作中,大家也都 " 不挑活干 ",非常服从调配。
在社区党委的号召下,君子布社区青年突击队又迅速成立了 " 青春快递员 " 团队,他们主动承担起了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代买食品、生活用品、代倒垃圾等服务。他们还用心与居家隔离人员互动,建立微信群,不定时推送室内运动、健康养生等文字及视频内容,疏导缓解居家观察人员的心理压力和恐惧。
最让张舒华印象深刻的服务对象是一户从疫情发生地返深的居民,那户居民家中有个 4 岁的孩子,孩子晚上因为饥饿哭闹不止,孩子父亲联系网格员反映情况,虽然当时已经很晚,但张舒华立刻赶到,并将自己的工作餐给了那个孩子。" 我们青年突击队本质上就是做一些奉献的工作,对所有的服务对象都是能帮就帮,大家都不会有怨言的。疫情结束后,突击队还会继续扩大,服务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张舒华说。
深圳晚报记者 刘轶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