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8 日上午,龙华区大浪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率队,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分成 7 个小组,深入各社区工作站、测温点开展 " 三八 " 妇女节走访慰问活动,向奋战在社区防控一线的妇女干部、巾帼志愿者致以节日问候,并为她们送上鲜花和慰问品。
在浪口社区,大浪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与女同胞亲切交谈,对她们坚守岗位、舍小家为大家的 " 半边天 " 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叮嘱她们在开展疫情防控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他表示,疫情防控期间,大浪街道 1200 多名女同胞积极响应号召,在宣传、摸排、登记、设卡、检测、服务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是这场战 " 疫 " 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你在前线坚守 我在后方支援
自疫情发生以来,大浪街道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广泛动员各社区妇联和广大女性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她们用女性特有的细心和温情为 " 最前线 " 守好 " 大后方 "。
每天晚上八九点,在大浪街道下横朗新村一家小店里都会出现几个忙碌的身影,原来是同胜社区妇联的女同志们正在为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准备夜宵。如今这家 " 深夜食堂 " 已在社区走红,一份份热气腾腾的三丝炒面、双丸汤米粉、皮蛋瘦肉粥 …… 让一线人员暖胃更暖心;大浪、新石、龙胜社区妇联的妇女们,脱掉一线橙马甲,换上巾帼粉马甲,变身 " 厨娘 ",张罗起 " 下午茶 "。天冷的时候,她们为一线人员煲姜茶、防感汤;天气稍一炎热,他们又送来凉茶,糖水,她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为抗疫贡献力量。
粄对于客家人来说,不仅仅是一道小吃,更是一种情怀。浪口社区妇联组织辖区妇女,为一线防控人员做了 240 份糍粑粄,久违的味蕾体验让一线人员连日的疲倦一扫而空。龙平社区的巾帼志愿者则是把 " 理发室 " 开到了 " 娘家人 " 的阵地上,为战疫一线工作者解决了 " 头等大事 "。除了做好后勤保障外,高峰社区妇联还不忘精神支持,她们发动专业社工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居家群众提供线上线下心理疏导、缓解情绪压力,织就专业有效 " 心理防疫 " 网。
" 铁娘子 " 撑起疫情防控 " 半边天 "
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也是基层干部、是党员、是志愿者。疫情期间,她们戴起口罩、化身 " 排查员 "" 宣传员 "" 代购员 ",冲在防疫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 " 巾帼担当 "。
曾凤是龙华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疫情期间,她派驻到大浪社区协助指导企业复工复产。32 天,走访企业 346 次,协助企业复工 334 家,帮助企业落实相关优惠政策、解决复工复产难题、抓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磨平的鞋跟,起茧的脚跟,她不以为意,只因 " 干部多跑腿,企业少跑路 "。
" 妈妈,你可不可以早点回家,不要每次半夜才回来?" 对于高峰社区党员突击队队员陈慧桢来说,晚归是必然的。白天,她要负责办公室信息报送、宣传报道,晚上她要为一线卡点补送物资、参与夜间巡查工作,经常忙到凌晨才下班。十几天未能寻得片刻时间与远在老家的女儿视频一次。她说,这是一位党员应尽的责任。
" 这是明天采集对象的名单和地址,你安排一下路线,带领医务人员入户检测。" 入户核酸检测采样是落实社区疫情防控 " 五早 " 措施的重要举措,而 " 小巷总管 " 网格员李水仙是同胜社区核酸检测小组的 " 领路人 "。城中村很多楼栋没有电梯,只能走楼梯,她经常是从 10 楼下来后接着又要爬上 7 楼。她说,为社区防控 " 排雷 ",减少社区传播风险,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 社区工作人员每天辛苦为我们值守,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疫情当前,龙平社区一幼儿园园长段蓉蓉总想着可以尽一己之力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她主动报名参与防控一线自愿服务。每天下午 4 点到晚上 12 点都能在鹏华香域的党员先锋岗里见到她的身影。工作之余,她还用手机记录了很多战 " 疫 " 画面和感人瞬间。她说,这些生动的故事就是教育小朋友最好的素材。
在大浪街道疫情防控长长的队伍里,还有许多叫得上名字,叫不上名字的 " 女战士 ",她们在疫情面前毫不退缩,始终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为疫情防控撑起了 " 半边天 "。
深圳晚报记者 王雅萍 通讯员 吕丹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