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出现以来,福田区福保街道 230 名女性工作人员投入一线防疫工作,女性志愿者参与街道的战疫服务达 800 多人次。每当与这些同事一起走访居家医学观察户和企业,总是被她们既温柔又坚韧、既善良又无畏的特殊气质所打动;与她们聊起父母、子女,她们总会泛起泪光,但又面带笑容说 " 值得 ";每当问起她们的事迹,她们总是云淡风轻地说,都是该做的,还有人比她们更辛苦。
可爱、可敬、可亲、可念的福保女性,大战当前,看似柔弱的肩膀撑起、守护的何止是 " 半边天 "!
赵燕霞—— " 轻伤不下火线 "
大年初一开始,石厦社区纪委书记、工作站副站长赵燕霞就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
▲赵燕霞(左一)正在安排重点人员前往健康驿站事宜。
由于住在石厦村,夜间 " 三人小组 " 转运工作几乎就落在赵燕霞一个人身上。她手机长期 24 小时待机,无论几点,准时守在村口,等着居家医学观察户 " 如期而至 "。
2 月 20 日凌晨 3 点 40 分,一名疫情发生地住户返深,之前他一直借宿在石厦朋友家,赵燕霞第一时间将其转运至健康驿站。2 月 21 日拿到核酸检测为阴性的结果后,该男子正准备返回原居所,其朋友家人向他建议先至酒店住满 14 天后再返回。赵燕霞打了一个又一个电话,双方做工作,僵持了 3 个多小时,经多方协调,该男子被重新送回健康驿站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一直到医学观察结束,赵燕霞还一直与该男子确认入住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确保 " 不漏一人 "。
▲赵燕霞(左一)关口移送日籍抵深人员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如今存在境外输入风险,如何与外籍人士沟通,说服他们安心居家医学观察对赵燕霞和石厦村工作人员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3 月 2 日,一位日本籍女孩返深工作,当日值班的赵燕霞立即赶到,利用翻译软件,和这位会说一点点中文的女孩 " 连说带比划 " 沟通起来。日本友人十分爽快同意配合居家医学观察,但在走回家路上,走进一家超市准备买点菜囤着。期间 ,赵燕霞一直跟着,见状赶紧上前,劝其不要逗留直接回家。随后的居家医学观察日子中,赵燕霞和她的同事们,与这位日本女孩随时沟通,帮助她寄取快递、买菜送外卖。
▲赵燕霞(左一)正在核查企业及三小门店复工复产。
随着疫情的变化,赵燕霞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 两手抓 ",她第一时间将中央、省、市有关文件和近期出台的系列政策转发至企业及三小门店群,采取 " 查、看、问 " 的方式,了解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情况,对企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积极反馈推进,努力协调解决。在做好复工企业疫情防控宣传和监督的同时,她还结合自身工作优势,当好 " 政策宣传员 ",帮助企业了解并学好用好国家的利好政策,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振企业信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夏露——线上、线下两栖 " 网红 " 女战士
夏露,福保社区党委副书记,也是一名军嫂。她热情直爽、一丝不苟,是 800 名党员心中最值得信任的 " 福宝宝 ";她侠义柔肠、哭喊不退,是令同事心疼动容的 " 女战士 "。
去年年底,夏露的母亲才被查出癌症,一直身心煎熬的她,在陪护病床前还忙着线上处理工作。大年初二开始,她便彻底投入到战疫工作中。在这段没日没夜的日子里,她作为福保社区联防联控 " 三人小组 " 的成员之一,每天必须上门核查返深的疫情发生地籍贯人员,一个月下来,辖区的数十个小区都留下了她的足迹,累计上门服务上百户疫情发生地籍贯来深人员。居家医学观察楼栋解除时,她和三人小组其他成员一起为该小区 200 多户业主逐户测量体温。
▲夏露(左一)正在走访居家医学观察户。
考虑到 " 三人小组 " 工作的风险,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自 2 月 6 日起,她只身搬出来单独居住,一心一意奋战一线,每日只能与两个孩子视频聊天。后来,考虑到其家庭特殊性,组织将其工作内容调整为以线上工作为主。当听到这个消息,夏露急哭了,说:" 我最艰难的时候都挺过来了,我不想当逃兵 "。
哭喊不退的女战士,在线上给群众做工作仍然是 " 一把好手 ",为安定民心、消除恐慌、营造全民抗疫氛围作出突出贡献。
福保街道一社区有确诊病例需要居家医学观察,这段时间,作为街道 " 福宝宝 " 团队一员,她立即组建改栋楼栋的专属服务微信群。居民在群内不理解管理措施,并一再要求公布楼栋确诊病例的具体房号,面对大家铺天盖地的质问和不理解,她耐心安抚,告诉大家,我们共同敌人是病毒而不是病人,并耐心解答不能公布确诊病例房号的原因,一点一滴的服务最终换来了居民的理解。
同事们经常说,夏露很有 " 网红 " 潜质。自她接管党建工作以来,原本只有 300 人的党员群被她扩充到近 800 名,除了一些实在不会用手机的 " 老党员 ",她会电话联系,其他党员们均已经加入到两个微信群中,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强大、温暖。
在社区 800 名党员的 2 个大群里,她高频率组织党员进行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将疫情的实时情况、各种预防措施、热心党员的感人事迹等等在群内分享,群内每日都正能量满满。不仅如此,她凭借每日身边感人事迹的宣传,感染并招募到了数十位党员志愿者参与到抗疫行动中,极大的调动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正是由于平时工作到位,以夏露为主的福保社区 " 福宝宝 " 工作室很受信任。在上级还未号召捐款的时候,就有数十名老党员或带着银行卡、或带着现金、或直接转账给夏露要求捐款,金额还都不小,令夏露直呼 " 有点慌 "。福保社区益田花园二期党支部党员王老,85 岁,党龄 64 年,曾为深圳电子行业的辉煌立下汗马功劳。2 月 28 日,王老携夫人来到党委办公室找到夏露,希望刷卡捐款 3 万元,得知没有刷卡设备,回家取来现金 5000 元交予党组织,其夫人王玉娟表示自己也是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党员,当场捐款 1000 元。两位老人都对夏露细致耐心、有颇具感染力的工作表示高度肯定,说 " 现在这样有信仰、有情怀、有耐心的年轻人真不多见。"
还有一些驻辖区机关单位的党员也找到夏露,想通过她来捐款,说就信任她。夏露说:" 每当有这样的党员们找到我,我很感动,他们年轻时候已为新中国立下赫赫功劳,如今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他们都能这样,我们年轻人更应该多做一点。" 短短两日,群内党员捐款热情高涨,180 余名党员参与捐款,总计募集 9 万余元善款。
李丽芳——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李丽芳是福保街道办明月社区工作站的专职调解员、妇联执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社区专职工作者,她主动放弃春节回家看望家人的机会,向社区书记请缨投入战疫工作。李丽芳原本就有重疾类风湿痛,常年需要吃药打针。在疫情初期,在物资短缺、人手紧缺、防疫工作缺乏经验、疫情发生地返深人蜂拥而至等艰苦条件下,她每天近距离接触各类人员,并为其登记信息,详细录入活动轨迹。她还负责街道及辖区各物业上传下达、统计汇总上报各类表格的工作。由于辖区内人员众多,所有人员排查、基础数据录入、表格汇总上报的工作她都统统拿下。为了及时给上级提供决策依据,她常加班汇总数据到深夜,直至完成。
▲李丽芳(右二)在开展三人小组上户工作。
1 月 26 日,明月社区某小区出现 1 例确诊病例,李丽芳的电话被打爆了,咨询电话接连不断,她都逐一通过电话对 46 位当事人进行回复,作安抚解释,消解居民的恐慌。在工作中遇到没有口罩的孤身老人等困难人士,她总是会申请上门为他们送口罩。
▲李丽芳正在接听居民来电。
2 月 24 日,信托花园有一户疫情发生地人员返深,社区联合防控 " 三人小组 " 按上级文件要求带其到健康驿站做核酸采样检测。因全家核酸检测是阴性,又有单独住房,房内无人居住,符合文件居家医学观察要求。但信托花园业主对防疫政策不理解,希望集中医学观察。2 月 29 日晚上她收到了整栋业主 12 封信访件。为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她当晚加班到 12 点,通过短信、电话加强与当事人沟通,并将处理详情回复街道社区法治办。
工作过程中,为得到群众对社区工作的理解,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她在通过短信、电话都无法安抚的情况下,第二天仍以平和耐心的态度上门当面为其解释,尽全力做到 " 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疫情期间,她处理市 12345 平台下发疫情件 70 件、区值班室传达的疫情问题 18 个,居民来电咨询及投诉 52 个。
▲李丽芳(右一)在信托花园小区安抚业主恐慌情绪。
冯超云——把温暖送到了居民的心坎里
冯超云,益田社区的专职工作者,主要负责民政、计生等相关工作。大年初二值完班,本计划直接回老家看望老人和孩子,因疫情影响,她毅然决然留在社区坚守岗位。
▲冯超云(右一)正在指导网格员将重点纳管人员录入每日一报系统。
她主动请缨参加重点地区返深人员的排查登记,每天将社区核查信息及时、准确地上报到街道,没有一次延误。她还时刻关注居民微信群中的动态,及时发送最新防疫通知、推送防疫小贴士,积极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在家做好自身保护措施,同疫情对抗到底。
在大家对疫情有恐慌情绪的时候,她积极站出来说明情况。例如,居民询问物业管理处每日消杀时间、消杀用的是什么牌子的用品等问题,她立即打电话询问并在居民群中及时解答,还建议管理处在每一楼栋显眼处张贴消杀记录,具体到时间、责任人的信息,给社区居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冯超云(右一)引导返深人员前往健康驿站。
自福田区 " 关口前移 " 新战法实施以来,时常有从疫情发生地自驾返深人员,工作白加黑,她不曾抱怨。2 月 23 日晚上,有 3 户居民从疫情发生地自驾返深,由于全市各个小区都实行围合式管理,许多出入口都安放了水马,她担心居民根据导航找不到健康驿站的位置,便提前去实地勘察,手绘地图引导他们及时入住健康驿站。
其中有一户居民凌晨 3 点抵达深圳,电话一响,她立马做好准备,到小区门外开展排查工作。后来得知,健康驿站没有停车位,自驾车辆只能停放路边,由于关口前移的集中居家医学观察少则 2~3 天,长则 14 天,她担心影响别的车辆行驶,专门写了小纸条贴在他们车上,留下她自己的联系电话,一有空就去检查车辆是否还在。
▲冯超云张贴留有自己联系电话的小纸条贴。
社区党委书记曾不止一次想让冯超云休息一下,换人顶替她。但她总说这项工作她比较熟悉,工作效率也高,换了人怕不熟悉耽误了时间。" 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尽快将疫情消除,我比干什么都开心。"
深圳晚报记者 刘丹青 通讯员 刘琴 编辑 方壮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