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3-08
第一天进病房就吐,为了适应她独自在房间里穿了两天防护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特派记者 孙玉春) " 我没有什么好说的,很普通的。"3 月 8 日晚,现代快报记者联系上闫晓,在当天的一次座谈会上,她的事情被人再一次提及:她在自己的房间里连续穿了两天的防护服,就是为了能让自己度过适应期。

闫晓是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的一名护士,在江苏援黄石医疗队中,瘦瘦小小的她第一次穿防护服进病房,半个小时就吐了。闫晓表示,可能是第一个班排的是夜班,刚来时一个班次六个小时,自己进入病房后闷在厚厚防护服里感觉不舒服,没多长时间就吐了,当时她出去半个小时,又返回病房,坚持把班上完。

江苏援黄医疗队的领导以及负责排班的护士长都让她休息几天。" 可我来了就是因为这边需要医生护士,我不可能刚上班就休息。" 闫晓说,为了让自己适应,她在宾馆房间里,第一层口罩,帽子,手套,防护服;第二层手套,靴套,鞋套,护目镜,隔离衣;第三层手套,外科口罩,面屏,统统穿上。

然后她就这样,坚持六个小时。第一天下来,她觉得没有问题,第二天,她又穿了六个小时,然后跑去跟护士长说,自己可以上班了。

就这样,闫晓快速度过了适应期,终于走上了在黄石的护理岗位。在进入病房后,细心的她发现很多重症患者情绪比较低落,由于忙乱,很多患者连个人基本的洗漱等都没做。她帮患者刷牙洗脸,给他们搞卫生,慢慢的,患者情绪好转了。

" 将心比心吧,换我是患者,肯定也需要得到治疗之外更多的关心。"

同样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孙蔚医生说,闫晓是一个严谨务实的护士,绝不会因为困难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如今,闫晓在黄石市中心医院主楼 17 楼病区上班,重症患者大大减少,病区里面的基本都是从 ICU 转出来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继续治疗,就可以陆续出院了。闫晓希望,所有患者都平安出院,她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那时就可以跟在徐州老家的父母报一声平安了。

闫晓的朋友圈没有记录任何这次来黄石的消息,没有文字没有照片,唯一一条发在 2 月 11 日以后的,是 2 月 22 日发了一条孩子在家读图画读本的小视频,看不出与疫情有任何关系。闫晓的父母年近六十,闫晓称,自从 2 月 11 日来到黄石,一直没有将这件事告诉父母和兄弟姐妹,她怕父母担心," 春节期间我还在苏州,我爸就打电话给我,说‘你一定要当心啊’。" 她不想让父母为自己操心。

" 等到最后战胜了疫情,我再把这件事告诉他们吧。" 那时,一家人就可以开开心心地团聚了。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