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子扬 文 / 摄)鉴真苦心孤诣六次东渡,终于得偿所愿。大运河绵延千年,隋炀帝、唐高祖都在这里留下过身影。《鉴真东渡》《运之河》是江苏歌剧的代表作,自诞生之日,就受到海内外观众的青睐。3 月 10 日,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复工的第一天,现代快报记者得知,这两部作品即将被搬上大银幕。
△歌舞剧院排练现场
在经过消毒的排练厅内,记者看到,各个演员戴着口罩,正在紧张地排练中。一个云手接一个片腿,一个下腰再来一个大跳,舞蹈演员们高来高走陆地飞腾。爵士鼓点催动贝斯琴弦,电吹管摇摆着与键盘对话,乐手们即兴演奏架构出一个异色的世界。歌剧演员们,也分批次进出排练厅,用歌声将 " 鉴真 " 和 " 大运河 " 的故事娓娓道来。
△歌舞剧院排练现场
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院长张晓苏表示,按照原来的计划,他们本来应该进片场拍摄了,但因为新冠肺炎的疫情影响,原本的拍摄计划也不得不推迟。本次做恢复性的训练,就是为了演员们能快速适应现在的节奏,尽早上手,等能够摘掉口罩时,顺利完成拍摄工作。
△歌舞剧院排练现场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 , 歌剧《鉴真东渡》讲述了公元 742 年 ( 唐天宝元年 ) ,唐代高僧鉴真大师应日本国僧人邀请,先后六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 754 年到达日本国。与他同行的人中不仅有懂艺术的、医学的,还有能工巧匠等。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辛勤传播着唐朝的文化成就。时至今日,中国扬州大明寺和日本唐招提寺的长明灯,遥相辉映,闪亮着温暖的平和之光。
△歌舞剧院排练现场
歌剧《运之河》以大运河的开掘、通航为经,以隋、唐的朝代更迭为纬,编织出一部回肠荡气的历史正剧。其中,隋炀帝一意孤行修建运河,劳苦百姓不堪重负揭竿而起,唐高祖平定叛乱安定社稷等等情节令人印象深刻。运河之水,沟通了天下之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一千多年的繁荣鼎盛,也反映了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的深刻道理。
△歌舞剧院排练现场
这两部剧均是江苏近年来打造的重磅歌剧,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和东方特色,因其独特的笔触,还原了发生在江苏大地上的磅礴历史,为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津津乐道。如今以电影的拍摄要求和手法来重新定位,将会是个什么样子,令人期待满满。
△歌舞剧院排练现场
另外,张晓苏还表示,他们目前也在构思一个战 " 疫 " 舞蹈,主题可能会从 " 等你归来 "" 唯有爱 "" 平凡的天使 " 等角度中选取。" 在这场疫情中,我们见证了许多感人的人、动人的事儿。" 他说,因此作品里的 " 天使 " 是一个广义上的天使,不仅是舍生忘死的医护人员,也有我们生活中每一个平凡的个体,志愿者、义工、一线民警、外卖小哥,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他们,他们默默无闻,他们亦是英雄。
(编辑 吴嫣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