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3 月 9 日是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吴爱梅一线抗疫 " 满月 " 的日子。在这一个月里,医疗队员间相互扶持与帮助,吴爱梅与队员们建立了深厚的 " 战友情 "。与患者从陌生到熟悉,相互理解支持,吴爱梅还收获了有爱的 " 医患情 "," 我们付出爱,也收获爱。"
△队员们的合影
医疗队员: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主管护师吴爱梅
时间:3 月 9 日
支援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今天对我们 " 无锡医疗二队 " 来说,是个特殊日子,从 2 月 9 号出发到今天,我们来武汉整整一个月了。上班时,穿好防护服,邹姐姐提议:今天大家的背上都写上 " 满月快乐 " 吧。然后我们又互相在防护服上画了小红心,白底的防护服上,写上黑色的字再配一个红心,格外好看!那一颗颗红心饱含着对队友、对患者、对家人和同事朋友的爱。
△队员们的合影
一个月的相处和陪伴,我们无锡医疗队队员之间有了深厚的感情。有时透过声音,我们就能辨别出对方是哪个医院的医生;有时通过护目镜下的眼神也能快速辨别出他和她。我们原本素不相识,因为整接一个病区变成了同一 " 战区 " 的战友,我们在最短时间内有了工作的默契,同心协力,只为让病区的患者能早日康复出院。就拿我们院区来说,不管是在工作时,还是生活中,大家总能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不让一个人掉队,也不让一个人单独受累。如果队友的工作任务重,事情相对少一点的人一定会主动出来分担;生活中,如果谁去拿饭或拿物资,总是会想着把大家的一起拿好。好吃的、好用的都会主动拿出来分享,拿我们队友的话说就是 " 战友情,一辈子。"
一个月的坚守,我们跟患者从陌生到熟悉,看着他们一天天好转,他们开心,我们也很欣慰。今天,43 床的婆婆出院了,出院时她哭了,我知道那是高兴的泪水,她日夜想着出院,甚至早在半个月前就收好了自己的行李,就为了今天这个令人期待的时刻。
21 床的阿姨继停止无创呼吸机和高流量吸氧,换成鼻导管吸氧后,生命体征一直平稳。她告诉我,昨天去做 CT 时,在床边站了一下感觉还可以,今天想下床试试。卧床 12 天,阿姨第一次下床,我按照下床 " 三步曲 ",先让阿姨坐在床上 10 分钟。在阿姨没有任何不适,头不晕的情况下,再协助她穿好衣服坐到床沿。5 分钟后阿姨觉得没有任何不舒服,我就扶着她站在床边。好久不下床的她,扶着床边的栏杆,眺望窗外的远方,喜悦写在她的脸上,坚持了 7 分钟,阿姨有些累,我就协助她回到床上了。我和阿姨都知道,这短短的 7 分钟,就是她的进步,一点点好起来,出院只是早晚的事。病房里这些天渐渐多了欢声笑语,这个月我们收治了 70 个病人,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已有 22 位病人治愈出院,1 位患者转方舱医院,而且还获得了 " 模范病区 " 的称号。
一个月的背井离乡,尽管离家千里,但来自家乡和社会各界的爱从未缺席。省里和无锡市里给了我们很多物质帮助和精神鼓舞,每家医院也在身后给大家提供防护物资和生活用品,领导和同事时常送来关心和问候,这都是坚强的后盾。同时,来自各个小家的鼓励和支持,以及各地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也让我们很感动,我们付出爱,同时我们也收获爱。
这一个月,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中一段独一无二的历程。人民需要,我们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只为履行自己的职责,出一份力。虽然不知道哪一天疫情彻底结束,但我们能保证,疫情不结束,我们不懈怠,我们一定会坚持战斗下去,一起迎接胜利的曙光。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见习记者 周明 整理
(日记作者供图 编辑 吴嫣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