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宋蓉 记者 李伟豪)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现代快报 + · ZAKER 南京联合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推出 " 最美基层医务工作者 " 全媒体行动,报道坚守防控疫情一线的基层优秀医务工作者,记录他们的工作点滴,弘扬社会主旋律。向白衣天使们致敬!向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本期最美基层医务工作者:
姚艳丽 徐州新沂市中医院预防保健科科长
△姚艳丽
预防保健科,对于很多人可能会陌生,实际上这个医院的科室和各类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直接关联。从疫情防控之初,新沂市中医院预防保健科科长姚艳丽就开启了 " 马拉松式 " 工作模式。每天固定两次到各个病区巡查,从每个门诊科室到 19 层的住院楼,一双鞋子已被磨平了底纹。
" 我得亲自看着才放心!"
" 你大概什么时候回来?"" 不好说,你们先吃吧,不用等我。"
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姚艳丽和家人之间反复上演着。作为新沂市中医院防控组专家,在防控最吃紧的时候,姚艳丽每天早出晚归,忙得像陀螺一样,常常顾不上回家吃饭。
她每天关注来自国家、省、市卫健委,以及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等多个部门的各种文件通知,并以最快速度学习落实,包括自我学习、全员培训、防控流程拟定、督导一线人员防护救治 …… 等等。
就连除夕那天,正在埋头工作的姚艳丽听到窗外的鞭炮声,才想起除夕到了,于是又打了一个让家人先吃饭的电话,然后到食堂要了一碗水饺。大年初一早上,姚艳丽因为要重新调整发热门诊布局,仍然没有回家,她的爱人发朋友圈说:" 看来指望某人回来包饺子是指望不上了,还是自己自力更生吧!"
每天汇总、整理上千个医院职工和患者陪护的体温检测,以及新冠肺炎其他相关症状的排摸情况,对每个异常点进行逐一核实排查并督促规范就医、跟踪进展,时刻保持对新冠肺炎疑似症状的敏感性,晚上 7 点之前还要把一天发热门诊的数据上报给市防控组,做完这些基本上天已经很晚了。
又是忙碌的一天,饥肠辘辘的姚艳丽捧起快餐正想赶紧吃上一口,手机铃声又再度响起。" 姚科,科室的防护用品没有了,要怎么申报领取?"" 姚科,这个患者家人不配合筛查,我们实在劝说不了 ……"
连续不断的电话,一份简单的快餐她整整吃了两个多小时。" 只要防控环节没疏漏,累点没什么!" 姚艳丽说," 我得亲自看着才放心!"
△姚艳丽
一双鞋子磨平了底纹
自从疫情开始,姚艳丽每天都要到现场巡查数次,唯恐哪个环节会出现疏漏。每当发热门诊遇到疑似发热患者,尤其是遇到高度疑似症状的患者时,就是姚艳丽最为紧张的时候,她跟踪病人的在院活动轨迹,细查每个环节的防控是否到位,直到核酸检测结果的阴性报告出来,悬着的心才会放下。
防控疫情,新沂市中医院提出了确保 " 医、护、患、工、陪 " 零感染的目标,每天医护和在院病人都要进行两次发热监测。姚艳丽上、下午固定两次,从门诊的每个科室到 19 层的住院楼每个病区,都要巡查一遍,一双鞋子被磨得没了底纹。
" 每天必须到现场查看,确定没疏漏才能放心!" 有一次,医院内部超市人员无意中听到顾客与家人的微信对话说曾经发热,在家被隔离,就把这个情况上报给了姚艳丽。
姚艳丽心一沉,立刻追问具体情况,由于顾客没有留存信息,超市人员也说不好。姚艳丽赶紧来到医院总监控室查看顾客的活动轨迹,最终找到本人,再三询问,才得知此人是春节从外地回家过年,已经居家隔离 14 天了,本人现在也没有发热症状,记录完这些情况,姚艳丽才把心放了下来。
与一线医护人员相比,她是这场战役的 " 幕后英雄 ",在后台默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是有她们这样的幕后英雄,前方才能更精准、更科学地与疫情作战。
(通讯员 供图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