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3-16
江苏最美医务工作者 | 她是重症病房里的“贴心家人”,一勺勺帮患者喂出好胃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经纬)" 有 1% 的希望,就用 100% 的力气救治!" 在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病区,来自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第一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赵燕燕,在心中默默许下诺言。凭借着 16 年重症护理经验,赵燕燕与同事们一起,一次次从死神手里抢回病危的生命,再用超常的耐心,一勺勺、一筷筷帮患者喂出好胃口,找回健康。在患者眼里,她就是重症病房里的 " 贴心家人 ",是那只来自春天的 " 燕子 "。

3 月 10 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授予赵燕燕等 10 位同志江苏 " 最美医务工作者 " 荣誉称号。

△第一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赵燕燕

生死关头,她不畏暴露风险为患者吸痰

抵达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后,赵燕燕临危受命,担任护士人数最多的重症病区 3 名护士长之一,时时刻刻准备迎接 " 战斗 "。

2 月 4 日晚 10 点,重症病区的一名患者呼吸窘迫,病情突然加重,出现急性肾衰竭。如果不马上实施体外血液清毒,患者就生命垂危了!而这个病房之前的抢救设施并不完备,当天刚刚到位的一台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机,也只有 3 位江苏医疗队的护士会操作。

赵燕燕连着工作 2 日,本不该再继续坚守,但她听到患者危急的情况,毫不犹豫地再次穿上防护服,进入了隔离病房,加一个大夜班。经过医护团队的抢救,58 小时后,患者的肾脏功能恢复,呼吸指标好转了。

△赵燕燕为患者加油

能吃苦、善打硬仗是重症医学专科护士的本色,赵燕燕和战友们每天密切关注着患者身体变化,不放弃任何治疗机会。在监护过程中,赵燕燕发现,一位 75 岁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吸痰管不能有效吸引排出他的痰液,病人血氧饱和度因此一度下降到 82%。她冒着有可能暴露的风险,采用开放式气道吸引,吸引出一块约 4mm 的灰白色黏痰,病人缺氧状况明显好转,气道峰压力也随之下降,血氧饱和度升至 95%,这一关,终于闯过了!

" 我在重症医学科干了 16 年,也磨练了 16 年,能够用我的护理技术帮到患者,看到他们康复,我就觉得真的很值得。" 赵燕燕说。

一勺勺、一筷筷,她帮患者喂出好胃口

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负责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外,赵燕燕还格外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 很多新冠肺炎患者的家人,都不能在病区照料,所以我们不但要做医生护士,还要当他们的临时家人,体察他们的心理变化。" 赵燕燕说。

△赵燕燕在护理病人

之前病区里有一个 50 多岁的阿姨,刚来治疗的时候态度很积极,每次护士送餐时,都抢在前面领饭,吃得也香。但后来不知怎么,阿姨沉默了很多,每次送餐的时候,她都坐在床上不想动,总说自己没胃口。赵燕燕了解到,原来阿姨是在医院待久了,心情郁闷。于是赵燕燕主动和患者沟通,鼓励她," 人是铁饭是钢 ",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打败身体里的病毒。

" 有时候病人就像小孩,需要‘哄一哄’,只要他们懂了道理,配合治疗,病才能好。" 在赵燕燕一勺勺、一筷筷的辅助喂饭和悉心开导下,阿姨终于重新找回 " 食欲 ",慢慢恢复健康。

在病区,家人般的关爱,给予患者的不仅是安慰,更多的是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赵燕燕负责的病区,还有一位 75 岁的田爷爷,患病后茶饭不思。他的老伴住在医院的另一个病区,儿女还在隔离。根据医嘱,老人每天要服用两次蛋白粉增强抵抗力,但是没有家人去帮他购买。赵燕燕得知情况后,把自己的蛋白粉分装成小袋送到了患者手上。" 只要你不嫌弃,这些天你就把我当女儿,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在后续治疗中,医生建议老人插上胃管增补食物。在确定治疗方案前,田爷爷还专门征求了赵燕燕的意见。

" 当时我听了真的蛮惊讶的,这说明爷爷对我非常信任,真的把我当家里人了。" 赵燕燕感动地说。

△赵燕燕(左一)和同事们竖起大拇指,彼此打气加油

小 " 发明 " 释放大温暖

除了参与救治患者,凭借十多年重症护理经验,赵燕燕还帮助当地医院梳理病区规范操作流程,辅导一线护士使用重症急救机器,为医院注入重症护理的技术力量。" 她帮我们完善了消毒班工作流程、心跳呼吸骤停应急预案、病人每日记账单等等,给我们的团队带来了很多支持和信心。"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病区护士长梁文感慨,从 " 素昧平生 " 到 " 姐妹相称 ",赵燕燕不仅工作认真,对同事也关爱有加。

在隔离病房,穿戴防护装备会带来诸多身体不适,比如长时间使用护目镜会造成眼部周围压痕,为此,赵燕燕给同事们想了个好办法。

" 去年我们去上海学习中,掌握了以医用敷料贴来缓解压力损伤的办法。可否将此法用于眼部保护?" 赵燕燕一边考虑一边就给后方江大附院 " 求救 "。没想到,医院发挥了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1 月 31 日寄出,2 月 2 日赵燕燕就收到了敷料贴。随后,赵燕燕根据护目镜大小,裁剪成适合的大小,自己先尝试使用。" 昨晚我是第一次使用,敷在眼周围,发现效果很棒,便向大家推广使用了。" 赵燕燕说,她已裁剪了很多副,够 " 小伙伴 " 们用上半个月!她的小小 " 发明创造 ",解决了同事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从 " 镇江护士长 " 到 " 武汉护士长 ",这只千里之外疾飞而来的 " 领头燕 ",用自己的努力,为重症病区贡献着源源不断的温暖。

(江苏省卫健委供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