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顾素莲是江苏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到武汉支援已经一个多月了。春天已经到来,作为南京人,顾素莲吃上了最爱的青团,这让想家的她,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医疗队员:顾素莲,江苏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
时间:3 月 13 日
地点:武汉市第一医院
初春,在武汉一线支援的我吃到了南京人最爱的青团,让我在很想家的时候,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中午的现炸薯条,简单而幸福,又让我回忆起在家陪伴孩子一起嬉戏吃薯条的场景。
三月中旬,局势好转。在武汉工作已经一个多月,我每天的生活除了医院就是酒店。窗台前摆着几盆朋友送的绿色盆栽,隐隐约约藏着的花骨朵,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了。武汉的玉兰和樱花应该也开了很多天了吧?
若在往年,若在南京,鸡鸣寺的樱花正盛开着,绿博园的郁金香园各种鲜花争奇斗艳。赶上周末,我会和家人去鸡鸣寺和情侣园赏樱,去玄武湖坐游船,也会带着孩子去绿博园踏青、烧烤,兴致高时还会和朋友相约,驱车去乡里看漫山遍野的油菜花。
但是今年,我一直在武汉。春天的脚步不停息,全国的情况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武汉的每日新增病例已经降至个位数,我们医疗队目前还在按部就班地认真工作。目前留存的病人中,仍然有几位危重症患者,我们还在积极救治,ECMO、CRRT 这些治疗一样都不少。
经历了一个月的实战,从领到工作证的那一天起,我们都是国家队队员,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现在我们早已熟知穿脱防护装备的步骤,我们已经可以把防护服穿得又快又好,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小窍门,上班时间也调整到提前一个小时去上班。大家穿戴完毕之后,还能在防护服上简单地涂鸦,缓解紧张的心情。
这一个月里,我已经记不清穿脱了多少次防护装备,也记不清在隔离病房工作了多少小时,护理了多少位重症患者,但留给我的体会却很多很多。视野模糊、行动受限、呼吸困难,这些生理上的负担起初让我很难适应。但人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随着进舱次数的增多,工作经验的积累,生理上缺氧的代偿机制,现在我已适应了这样的工作状态。我们也教会老人患者出院回家锻炼的康复操,看着那些翩翩起舞的善良灵魂,每个人内心都充满着自豪感。
工作中,重症患者救治的工作量都非常大,特别提一下我们病房现在还上着 ECMO 的两位爷爷,ECMO 医护团队正全力以赴,24 小时坚守在他们身边,每名 ECMO 患者每个班都配备了专科医生和两名护理人员。他们每小时记录一次血气结果、呼吸机参数、ECMO 参数等,床旁医生会根据数据及时调整用药,祈盼我们能将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点燃生的希望。
真希望疫情赶紧结束吧!春天最美的花儿是我们绽放的笑容,美好的时节已经到了。哪怕我们现在还不能行走在和煦的春风里,哪怕回到南京时梅花都已开败了,我想对着江城的云天、花草还有江城的友人们说:" 寄语江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马壮壮 整理
(日记作者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