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红艳 鹿伟 / 文徐洋 / 摄)信用是人的第二张 " 身份证 ",也是企业发展的 " 硬通货 "。3 月 17 日,江苏省政府举行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江苏省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最近三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围绕 " 四个聚焦 ",明确了 14 项重点工作措施。《实施意见》则聚焦建立健全覆盖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围绕 5 个方面提出了 24 条具体措施。
让诚信成为江苏的靓丽名片
两份文件是基础桩、时间表、路线图
" 近两年,江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与全国兄弟省市一样,已经步入了快车道、新阶段,发展条件和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由重建设转向建设与应用并重、扩面求广转向点面结合精准规范的主要特征。" 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祁彪对两份文件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解读。
他表示,两份文件牢牢把握了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新阶段的特征,全面落实了国家和省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和文件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呼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体现江苏特色和优势动力。《实施意见》为提升江苏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了基础桩,《行动计划》确定了近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
其中,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文件中,聚焦建立健全覆盖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围绕 5 个方面提出了 24 条具体措施,细化了工作要求和职责分工。一是创新事前环节信用监管。二是加强事中环节信用监管。三是完善事后环节信用监管。四是强化信用监管的支撑保障。
在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了最近三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围绕 " 四个聚焦 ",明确了 14 项重点工作措施。一是聚焦重点目标,系统谋划 " 十四五 " 发展,着力抓好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强化系统支撑功能,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二是聚焦核心指标,综合运用信用评价,合规合理认定失信行为,规范失信行为惩戒;三是聚焦应用需求,沟通协调各部门监管和应用需求,加强社会应用需求分析和响应,持续推进信用修复;四是聚焦突出问题,提高工作精准化程度,开展信用相关研究,依法推进信用工作,深化试点示范,促进行业与地区形成创新特色。
工作目标
明确了今后三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10 大发展目标
祁彪表示,两份文件具有四大主要特点。一是强化了大力推进行政管理由 " 门槛管理 " 向 " 信用管理 " 迈进的顶层设计。二是提出了新时期江苏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路径。三是突出了江苏今后三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的阶段目标。四是细化了江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突破和协同推进的实施举措。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三年行动计划》突出了江苏今后三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的阶段目标。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明确了 2020 年 -2022 年要实现的 10 大发展目标,分为 2020 年底和 2022 年底两个时间节点。
《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 2020 年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一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思路基本形成,《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全省 " 十四五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制定出台;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应用的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全面提升,信用信息归集增量超过 5 亿条,全省一体化信用服务平台覆盖更多基层网点;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构建取得实效,打造 20 个以上的信用监管示范行业;制定出台一批信用管理制度、信用监管规则和标准;推广一批信用便民惠企应用场景;新增信用管理贯标企业 2000 家以上,认定省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 20 家以上,接受公益性信用修复培训企业 8000 家以上;政府部门和公务员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重点领域信用建设成效显现,第三方政务诚信监测评价机制形成。
到 2022 年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全面进入法治化轨道,信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精准性全面提升;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全面对接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信用信息更为广泛便捷的互联共享;全省统一的信用监管规则和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有效运行;主要监管部门和行业出台信用分级分类指导目录,失信行为科学认定,失信等级规范划分;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诚信江苏建设成效突出。
落地落实
《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等配套文件正在制定中
文件出台,重在落实。祁彪表示,今年是 " 十三五 " 收官之年,也是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之年,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切实将文件要求落到实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他表示,围绕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省发展改革委正在制定《2020 年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和《2020 年江苏省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工作要点》。两个《工作要点》聚焦重点、紧扣精准,明确了法规制度、系统支持、信用监管、重点领域、" 信易 +" 服务、示范试点、信用服务市场等重点内容和实施路径。
抓好行业信用监管示范是落实《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的重要支撑载体。省发展改革委正在组织 20 个左右的部门结合行业实际,制定信用监管示范创建方案,明确 2020-2022 年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工作方向、路径和实施重点等。
为实现分级分类精准化、应用服务精准化和信用监管精准化,省发展改革委正系统梳理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和瓶颈制约,着手拟定《江苏省政务服务信用承诺制实施办法》、《江苏省加强失信主体信用监管的实施方案》、《江苏省完善信用修复机制保障信息主体权益办法》以及 " 黑名单 " 管理等配套文件,在信用承诺、失信惩戒、信用监管、信用修复等工作中明晰范围、强化规范,提升工作的规范化、精准化水平。
目前,《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已列入 2020 年立法正式项目,正在紧锣密鼓修改完善。同时,在前期已开展 " 十四五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启动规划编制工作。祁彪表示,在《条例》起草和 " 十四五 " 规划编制中,注重立足省内实际和工作基础,体现《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的精神要求,做好融会贯通和上下衔接,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发展、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