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 2019 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3 月 17 日,记者从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获悉,该校教师黄正玉主持的课题《习题实验化:物理习题教学的实践创新》获得一等奖。
▲黄正玉与学生共同做实验
去年 3 月,黄正玉讲解超重与失重现象的抖音短视频,一天就获得了超 500 万的点击量。黄正玉首创了物理习题实验化教学的概念。成为 " 网红 " 后,黄正玉说,这得益于学校浓厚的教研氛围。作为深圳市教育科研基地学校,二实教师承担了大量的省市教研课题,受到广泛关注的教学抖音短视频《3+1=3?》是注重创新的二实物理组的集体智慧,与二实物理组承担的深圳市中小学好课程优化项目等课题相关,是习题教学和实验创新联姻的一个缩影。实际上这个爆红视频的创意,正是来源于黄正玉老师主持的二实课题《习题实验化:物理习题教学的实践创新》。
从 2013 年的初步探索到 2016 年形成习题实验化操作流程,再到 2019 年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高三教学实际,这个省级课题经历了 6 年时间。课题中涉及的习题实验化操作,既要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又要考虑实验的趣味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大量的创造性劳动,才保证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把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同学生自身需求结合起来。
▲黄正玉做实验
黄正玉介绍,省级获奖课题有 5 大成果创新点:一是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物理习题实验化的概念;二是对象创新,习题实验化可以在课堂内外进行;三是载体创新,习题实验化教学的实施载体,不仅限于课堂,还有校本课程等多种载体;四是资源创新,通过习题实验化,丰富课程资源;五是模式创新,通过实践,探索出可行的 " 习题实验化 " 基本操作流程和模式。
" 我们的教研工作是静悄悄的,润物细无声。教研工作永远在路上,教研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黄正玉坦言,该课题经历了 6 年时间,二实教师也在这 6 年间一步一个脚印的研究实践每一个实验,从未去设想是否获奖,只是希望让更多师生受益。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