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头街道党工委坚持问题导向,从细微服务入手,在做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正面出击打好主动战,把 " 无疫小区 " 创建工作从小区向各领域全面延伸,为打造深圳最具历史文化底蕴活力街区而不懈努力。
深入推进,宣传发动先行一步
精准发力,精准对接。南头街道进一步夯实网格化管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 " 无疫小区 " 创建,把党旗树在社区、插到小区。12 个社区党委、58 个临时党支部、6 个临时党小组、115 个 " 党员示范岗 " 迅速行动,带领妇联、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共同参与,引导党员利用 " 战疫先锋 " 小程序,以 " 自组织 " 的方式带动辖区 1000 名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把每一个小区充分发动起来。与此同时,精准对接农城化股份公司、物业管理处,发动业委会、楼栋长、社工、居民群众等各方力量,开展 " 清洁家园 "" 心灵守护 " 等十大行动,守护共同家园,保护群众健康。
立体覆盖,听有声音。将镜头对准抗击疫情一线的党员干部,南头街道专门制作了一部《守护一座城 静待一片阳光》微纪录片,多角度展现党员干部危难时刻众志成城的决心。前海社区党委链接辖区资源,精心录制了一部 " 健康家园 · 无疫小区 " 电教宣传片,邀请辖区仁德健康孙医生讲解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知识;还创作了一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顺口溜 , 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各小区醒目位置,引导居民健康生活。南头城社区党委副书记蔡叶文利用自身语言优势,录制多段疫情防控宣传语音,和同事们拎着小音箱穿行大街小巷。" 蔡书记的声音很有温度,我们爱听。" 辖区居民这样说。此外,还充分利用微信群、媒体网络、抖音等载体,通过发起倡议书等形式,将镜头和笔触对准疫情防控第一线,推出了一大批有现场、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报道,增强广大群众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前海社区自主制作的宣传海报。
强化担当,在服务对接上先行一步
党员群众挺身而出,汇聚强大的组织力量。社区党委通过 " 战疫先锋 " 小程序,累计发布志愿活动 132 次,1000 余名党员志愿者主动报名参与。他们有的成为小区 " 守门员 ",严守小区出入卡口为居民安全保驾护航;有的成为专业 " 跑腿员 ",为居家接受医学观察的居民提供细心周到的无接触服务,为老弱孤寡等弱势群体提供暖心的上门服务。家住麒麟新村党员李甲辉主动申请到抗击疫情一线,连续 20 多天每天超过 10 小时坚持值守,协助小区门岗做好人员出入登记、居民自主申报等工作。成康华,义学街一位 50 岁女党员,看着奔走在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忙忙碌碌,就主动参与莲城社区的志愿服务,她在小区卡点站岗,经常一站就一上午,工作人员劝她回去休息,都不愿意离开。两新支部书记谭乔格主动请缨,在她带动下,莲城社区 15 名两新支部书记、25 名两新党员主动报名参与社区服务,有的配合 " 三位一体 " 人员做好电话回访工作,有的为所在楼宇开展人员登记等,他们每天早上 8 点就到岗,晚上 7 点才离开,周末从不间断。智恒产业园高二勇、徐清木、徐尤贵、李学明 4 名两新支部书记勇当先锋,协助安乐社区做好园区出入人员信息登记,帮助园区 181 家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工作。" 社区工作人员很忙,我既是党员,又是这里企业的业主,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非常开心。" 深圳沐腾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徐清木说。
党员干部履职尽责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新社区是典型的农城化社区,疫情发生地户籍和籍贯人员较多,占社区居住人口的 20%。为摸清疫情发生地户籍和籍贯人员,大新社区党委认真做好重点人员的筛查、登记和管理,不漏一户一人,不漏一条线索。网格员、中共党员杨双从大年三十开始,就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利用自身优势建立了多个 " 老乡微信群 ",对疫情发生地居住人员进行活动轨迹查询。作为 " 三位一体 " 小组成员,他每天马不停蹄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做好各种服务。" 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作为一名网格员,尽应自己最大能力,去帮助居民群众。" 杨双说。大新社区有 4 个无物业小区,出入口众多,社区党委将原 9 个卡点缩减为 3 个卡点 4 个出入口,实行 24 小时值守。工作站副站长莫柳腾亲自搬运和捆绑铁马,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股份公司党员志愿者对辖区出入口有效封堵;他每天坚持在卡点值守,记不清有多少个晚上不回家过夜了,困了,就在车上睡熟。3 月 1 日,在卡点值守的他,得知 90 多岁的岳父离世,强忍着泪水安慰电话那头的妻子,又迎来了一群拖着行李的群众,马上放下电话开始做好人员登记、测体温等工作。而往后的几天,他连续在一线奋战,连前往海南见岳父最后一面都来不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新社区实现了辖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 零报送 "。
△杨双与他的 " 三位一体 " 工作小组对居家医学观察人员进行入户排查。
以民为本,在精准施策上先行一步
探索推行优质工作法,延伸小区服务半径。在创建工作中,田厦社区迅速形成构筑 " 组织线、宣传线、警戒线、保障线、关怀线 " 的 " 五线谱 " 工作法,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志愿队、退役老兵队 3 支队伍,加强社区疫情防控力量。通过 " 智汇物管 " 平台,率先在翡翠明珠等 6 个小区安装 " 智能身份核验助手 ",通过刷身份证或人脸识别,就能了解出入人员申报情况和来往信息,通过科学的防控,减轻值守压力。大汪山社区打好 " 服务、宣传、安全 " 的 " 三张牌 ",针对辖区 " 三小 " 门店众多的实际,发动党员志愿者、物管等多方力量,对 " 三小 " 门店实行网格化管理。红花园社区无物业小区众多,社区党委实施 " 庭院变小区、开放变封闭、分散变集中 " 的 " 三变 " 工作法,密织小区疫情防控网。" 说老实话,一甲村、红花园村以前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在这个特殊时期,社区穷尽方法统一围合,我们生活在这里,很放心,感谢社区工作人员辛勤的付出,确保我们安全度过防疫关键期。" 居住在关口路的陈先生说道。
△ " 智能身份核验助手 " 为居民服务。
精准整治环境卫生,坚决切断传播链条。由街道执法队牵头,各社区党委、农城化股份公司、物业公司等相关单位积极配合,把卫生治理措施落实到每个小区、每个家庭。执法队狠抓农贸市场、卫生死角等薄弱环节,开展乱堆乱放集中整治。安排专业的消杀公司,对城中村、老旧小区和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区域每周消杀不少于 2 次,对物业小区、农贸市场每周消杀不少于 1 次,从源头上控制公共卫生风险。
截至目前,累计出动人员 800 人次,清理卫生死角 300 余处,消杀面积 650 万平方米。与此同时,进一步规范物业公司疫情防控管理,每天对生活小区、走廊、停车场、电梯间等公共区域清洁消毒,还在小区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在小区各类微信群群发信息,提醒居民群众做好室内外的清洁消毒。此外,为一线环卫工人捐赠了一批防控物资。
" 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满盘活。我们要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风雨同舟,坚定信心,全力争创示范无疫小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按下加速键。" 南头街道党工委书记潘学郭说。
深圳晚报记者 马琳洁 通讯员 方嘉旋 赵小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