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3-19
深晚报道 | 空中音乐会第六期来了!听众年龄城市分布爱听时段,这些大数据告诉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深圳交响乐团(下简称深交)" 空中音乐会 "3 月 20 日晚 8 点将迎来第六期——谢尔盖 · 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自 " 空中音乐会 "2 月 14 日首期上线,受到全国很多听众朋友的喜爱,收听量迅速破百万。第六期音乐会奏响前,我们通过喜马拉雅后台进行梳理,哪些省市 " 隐藏 " 最多古典乐发烧友,哪个年龄层听众最爱该类型音乐,哪个时段是 " 空中音乐会 " 的收听高峰,这些大数据告诉你。

男性听众多于女性,"10 后 " 小粉丝很可喜

数据显示," 空中音乐会 " 的男性听众占比更多,达到 52.59%。

年龄方面,"80 后 " 听众群体占据重头,高达 45.85%,几乎是半壁江山。其次是 "70 后 ",17.23%。令人想不到的是,"00 后 " 听众以 14.4% 的占比位居第三,而 "10 后 " 听众数量居然占据 4.32%,看来近年深交等职业交响乐团 " 古典乐进校园 " 的普及活动成效显著,受众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

用户的活跃时间段,主要集中在零点到凌晨 1 点,将近一半用户选择此时收听 " 空中音乐会 ",放松身心。

细看 " 空中音乐会 " 的听众城市分布数据,也传递出不少信息。其中,广东听众最多,可见深交扎根本土工作做得扎实到位,基础雄厚。其次是北京、江苏,相信这和深交近年频频受邀亮相北京,参与 " 北京现代音乐节 " 等重大音乐活动,担纲开幕演出有关,非本土交响乐团 " 出征 " 首都,底气来自哪里,除了实力还是实力。

《交响舞曲》是拉赫玛尼诺夫绝唱

本周五晚上线的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是深交 2017 年在深圳音乐厅的一场经典演出,由林大叶执棒。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位天才旋律作家,深受柴可夫斯基的影响。与很多作曲家不同的是,拉赫玛尼诺夫算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他出生于贵族,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4 岁学习钢琴,10 岁开始先后入读彼得堡音乐学院与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时成绩优异,其作品得到学院考试委员会的高度评价。一毕业便跻身一流青年作曲家之列。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饱含感伤的同时充满激情、真诚且生动。他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俄罗斯时期与美国时期。前期他一直悉心研究俄罗斯民间音乐,这为其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养料。在美国,拉赫玛尼诺夫度过了人生后半段 25 年的时光,钢琴家与作曲家身份并行。他著名的作品《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与《交响舞曲》就诞生于这个时期。在作曲家晚年,他时常怀念祖国。

《交响舞曲》是拉赫玛尼诺夫最后一部作品,构思是其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的深刻的哲学问题。乐曲分为三个乐章,在这三首舞曲中,拉赫玛尼诺夫展现了他对管弦乐器的迷恋。第一首舞曲由双簧管、单簧管、巴松管和低音单簧管以三个下行音阶所构成的简单动机作为开头。随后,中音萨克斯缓缓吟唱出感伤而优美的旋律。一段静谧后,是宛如日落景象般悠远的旋律。第二首舞曲中,弦乐时起时落,揭开充满忧郁色彩的华尔兹。第三首舞曲,遥远的钟声和猛烈的节奏动力的结合下,音乐呈现出一种紧张又激动的情绪。拉赫玛尼诺夫隐约感觉到这首作品很可能成为自己的绝唱,自此,他再无创作。

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

相关标签

大数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