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4 日,光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当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实际情势,结合第 25 个 "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 主题—— " 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 ",在全区范围全面开展结核病防治系列宣传活动。
据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宣传活动以线上模式为主,线下模式为辅,活动在区卫生健康局及各医疗机构、区教育局等单位大力支持下有序开展。区疾控中心录制了结核病核心知识讲座,通过微信公众号 " 光明先锋 " 的 " 公益课堂 " 栏目发布,为居民在线科普结核病防治知识要点;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结核病防治科普文章,进一步面向受众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同时线上发布 " 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调查问卷 ",加深居民对结核病的认识,了解大众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率。此外,各医疗机构、社区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折页,利用 LED 屏滚动播放结核病防治知识等形式,面向居民进行线下宣传。▲扫码在线看结核病防治科普视频
该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政策的宣传,加深居民对结核病和传染病的知识理解,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欢迎广大居民群体积极参与,共同知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携手创造无 " 核 " 无 " 疫 " 光明。
相关知识问答:
1、咳嗽两周以上,当心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比人类历史都要古老的疾病。曾经被认为是绝症,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抗结核药物的出现,结核病的流行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却难以消灭。如今结核病依然以 " 打游击 " 的方式在人群中存在,随时消耗着部分人的生命。
由《2019 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18 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约 1000 万人,其中 160 万人因结核病死亡,结核病每天会夺走 4500 多人的生命。究其原因是由于它的顽固性和耐药性。
2、结核病如何实现传播?
传染性的结核病患者 ( 痰中查到结核菌 ) 在咳嗽、咳痰、打喷嚏时会排出结核菌,健康人吸入后就有可能被传染。结核病的传染主要是发生在病人未被发现并进行治疗之前,1 名结核病患者(即传染源)平均可传染 15 人,这种经呼吸道传染的特性,使得肺结核较易在人群间传播,当人抵抗力低下,感染结核病的危险大大增加。
3、哪些人容易 " 入围 "?
与尚未被发现或治疗不彻底的结核病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如患者的同事、同学、家庭成员(尤其是儿童)。
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集体生活和工作的人群。
高危人群,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羁押人群、幼儿、老年人、打工者、学生、吸毒者、酗酒者、营养不良者及尘肺、糖尿病、白血病、肾功能衰竭患者、胃切除术后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吸烟者、哮喘病患者。
4、出现什么症状要警惕肺结核?
连续两周以上的咳嗽、咳痰通常是肺结核的一个首要症状,如果同时痰中带有血丝,就有极大的可能是得了肺结核病。其它常见的症状还有低烧、夜间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月经失调等。
5、大多数人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是否会发病 ?
一般来说,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并不一定会发展成肺结核病。是否发病,主要受感染结核菌毒力的大小和身体抵抗力的高低两项因素影响,结核菌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又低的人容易发病。一般而言,绝大多数人在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病,但当少数感染结核菌的人出现抵抗力降低时,可在一年中任何时候发病,发病概率在 5%-10% 左右。
6、结核病的治疗
为控制结核病流行,国家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治疗,对咳嗽、咳痰超过 2~3 周的可疑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检查,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的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统一治疗方案所需的抗结核药品,并要求按照疗程严格服药。
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经统计,95% 以上的肺结核病人可通过正规治疗治愈,病人经过两周时间的治疗,基本可消除传染性。但是,若在服药初期症状好转后治治停停,容易复发或产生耐药性,发展为复治或难治性肺结核病人,还会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7、结核病防治不容懈怠
近年来,我国通过防治管和各类宣传结合,让结核病疫情有了下降趋势,然而目前我国仍是全球 30 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约 90 万例,位居全球第 3 位。只有通过合理的预防和坚持治疗措施,才能控制结核病在人群中的蔓延。
8、新冠肺炎与肺结核的异、同
新冠肺炎与肺结核同是呼吸道传染病,但它们在病原体、症状、传染源、传播途径等方面有区别。
肺结核是人体肺部感染结核杆菌后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发病、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以咳嗽咳痰 2 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为常见症状,传染源主要是病原学阳性的肺结核患者,肺结核患者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新冠肺炎是人体肺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以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新冠肺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传播方式主要以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为主,特殊情况下存在气溶胶传播。
9、怎么预防?
应避免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人,避免在人群密度大的地方长时间逗留,如网吧、麻将馆等。通过各种方法(如增加营养、适当运动等)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居室通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在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掩住口鼻。密切接触者如果出现咳嗽、咳痰超过 2 周,或痰中带血、夜间盗汗等症状,必须立即去结核门诊就诊。
结核杆菌对湿热和紫外敏感,如果家中有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需采取适当的消毒、隔离措施。病人最好独居一室,患者的餐具经常用水煮沸,衣服、被褥可在太阳下暴晒;使用 75% 的酒精和含氯消毒剂擦拭物品也可以杀灭结核菌;可购置紫外线灯,用于室内物品和空气的消毒。
新冠肺炎和肺结核具有共同的防控要点: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人群密集处戴口罩可以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日常生活要作息规律,饮食健康,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有症状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深圳晚报记者 刘云惠里 通讯员 陈思琪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