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脉 2020-03-26
李煜和李渔,南京这俩艺术达人竟有同一个爱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三月的江南,姹紫嫣红,百花齐放

想要留住春天

不妨试试拈花入瓶,让春天在家里盛放

少日春怀似酒浓,

插花走马醉千钟。

插花、点茶、焚香、挂画,被认为中国古代 " 四艺 "。

雅致的插花,起源于 1500 多年前的南京。

478 年,南京的皇宫里,晋安王子懋(mào)母亲病危。于是,宫里邀请来了僧人。只见僧人把莲花插在一个铜罂里,并用水浸过莲花的茎,以让它不凋零。

当时,只有 7 岁的萧子懋哭着拜佛说,如果佛让莲花直到佛事做完还不枯萎,就说明他的母亲能恢复健康。

七天佛事做完,莲花更加红艳,而且花茎上生出了根须 ……

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被记录在《南史》中。故事中的萧子懋,是齐高帝萧道成之孙,齐武帝萧赜的第七个儿子。他为人孝顺,谦让好学,遗憾的是,494 年被害,时年 23 岁。

又过 15 年,南朝齐的皇宫里出现了插放仿制鲜花。

493 年,齐武帝萧赜病危,于是召儿子萧子良进宫陪伴。萧子良让僧人在窗外诵佛经,萧赜居然梦见了昙花。

而昙花号称三千年一开花,十分难得。为了让齐武帝看到,萧子良用铜制作了这种难得一见的花,插在皇帝御床的四角。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缸花、桂花、占景盆花、竹筒花 ……

唐宋时期,插花不仅在仪式或宴会流行,宫廷活动也风行起来。

人们插花多就地取材,有名花,也有山花野草。插花器具也不仅是瓷或铜的瓶、盘,还用竹筒、漆器、吊挂和壁挂。

最大、最奢华的插花花艺展,来自南唐皇宫,创意发起人是后主李煜。

李煜从小生于深宫之中,又目睹宫中的奢侈生活,当上国主后,他的浪漫和想像力更是得以充分发挥。

他用嵌有金线的红丝罗帐装饰墙壁,以精美豪华的玳瑁为钉,夜晚时则悬一大颗夜明珠照亮,整个宫殿色彩斑斓、豪华无比;每年春天,皇宫的梁栋、窗户、墙壁和台阶上,密插杂花,并取名 " 锦洞天 ",令宫里的妃嫔,都绾高髻,鬓上插满鲜花,在锦洞天内饮酒作乐 ……

学者薛冰说,现在,人们的竹筒插花,就来源于李煜。可以说,李煜是竹筒插花鼻主。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明代,文人雅士们都在插花。他们插花还插出了心得,写成了书。

岁朝丽景

博古花草

玩菊图

苏州昆山人张谦德出了《瓶花谱》,吴县知县、文学家袁宏道写成了《瓶史》。

袁宏道被认为是花道、插花的鼻祖。他说," 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二种三种,高低疏密,如画苑布置方妙。置瓶忌两对,忌一律,忌成行列,忌以绳束缚。"

袁宏道喜欢插花,是因为自己总是迁徙无常。所以,他用胆瓶插花,随时插换,放在案头,没有扦剔浇顿之苦,而有赏咏之乐,取者不贪,遇者不争。

他还提醒说,观赏瓶花不过是暂时的欢快,不能拘泥于此,而忘却了融入真山水的大乐趣。

袁宏道的《瓶史》,让同时期和后世的作者感到无从超越,只能就其进行阐发或补充,所以《瓶史》便成了中国插花艺术史上的最高峰,并且对当时社会上的插花风气,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仅如此,《瓶史》在 1696 年被译成日文出版,当即被日本插花艺术家们奉若圭臬,并形成风行一时的 " 宏道流 "。日本花道的理论基础,就是《瓶史》。

把酒共留春,

莫教花笑人。

插花,怎么能少了艺术达人李渔?

文学家、戏曲家李渔,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插花高人,他发明了插花装置 " 撒 ",流传了 400 年,至今不衰。

李渔爱戏曲,爱美食,爱养生,更爱美。有一年,家里快没钱过年了,他让妻子去买一把水仙。妻子说,饭都要吃不饱了,还养什么花?他大怒,说," 水仙是我的命,是肚子重要还是命重要?" 妻子只好去买了。

他还很注重生活细节,就连睡觉时床前放一盆花,都要精心布置。

这样一个注重生活品质的人,自然是插花高手。在《闲情偶寄》里,他说,插花要用瓷瓶,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瓷瓶的胆里放 " 撒 ",呵呵,就未必知道了吧?

" 撒 " 是什么?其实,是用花枝截取长短适宜的一段,放在花瓶里,作为媒介起到插花花材的支撑。

今天,插花中的诸多控枝工具,多由 " 撒 " 变化发展而来。

《拈花意》 薛冰 著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0 年 3 月

好书推荐

古人簪花,佛前供花,插花文献,日本花道,西方插花,花目品第,器与具,技与艺 …… 这本书是一部系统完备的中华插花史。

插花,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生活艺术。作者对插花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审视,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对插花活动的影响,同时也探求传统插花在文化史上的价值与意义。且听他 " 纸上谈花 ",娓娓道来。

文 |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胡玉梅 张然

图 | 漫画由俞晓翔绘制,其余由《拈花意》作者薛冰提供

相关标签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