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3-28
昔日盐碱荒滩变身林海绿洲,东台几代林工创造了绿色奇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 在我国黄海之滨,镶嵌着一颗绿宝石,这里覆盖着 6.8 万亩森林,有 652 种植物、342 种野生鸟类、30 余种兽类,负氧离子浓度平均每立方厘米达 3800 个 …… 她就是位于江苏东台的黄海森林公园。而这片森林在 55 年前,还是一片沿海盐碱荒滩,白茅飞沙,满眼荒芜 ……

△ 如今的黄海森林公园

1965 年,这片荒地上来了第一批林工,自此,几代人扎根在这片滩涂,一棵一棵地种出了万亩森林。

" 十八勇士 " 挺进盐碱地,第一抹绿色诞生了

△ 黄海森林公园

" 人与自然融合的‘绿色氧吧’,树木整齐、鸟语花香,一眼望去满是绿色。" 这是一位游客来到东台黄海森林公园后的留言。也许这位游客很难想象,他所站之地在 55 年前,是一片泛白的盐碱薄地,能生长的只有一丛丛白茅,一眼望不到头。

在森林公园科普馆里,有一份报告,由当年东台县呈报给省人民委员会。报告上说:" 为了充分利用我县沿海荒隙地资源,自力更生发展森林,以逐步解决生产、生活用材需要,调节沿海气温,增加国家、集体收入,经研究拟在我县沿海老尖以北,四中沟以南计四万五千亩荒地上建立林场一处。" 这份文件,敲开了东台沿海荒滩变绿洲的序幕。1965 年末,18 名 20 岁左右的 " 拓荒人 ",出现在这片盐碱地上。他们是唐锦富、徐同生、徐克勤、高锡山等,也就是后人们口中的 " 十八勇士 "。

十八位先行者往来于东台河闸与林场之间,晚上就在草荡管理所打通铺。" 太阳一出冒盐花,大风一吹满天沙;蚊子都有苍蝇大,蜈蚣毒蛇满地爬 ……" 当时的顺口溜,是他们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

△ 林工们在植树

二十多天,他们建起第一个场部,从此东台林场作为一个单位,在荒滩上立了起来。海水淤积成陆,由于碱性大,不是什么树都能种起来的,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 " 改碱 "。引水降盐、割茅翻垦、种苕子做基肥 …… 苕子是一种耐碱植物,长一年割掉腐烂后,就变成了荒碱地上的肥料,为植树创造了条件。第二年,他们选择了同样耐碱的刺槐,很快,第一抹绿色在林场抽芽。

林场来了第一位大学生,带领大家科学种植

老场长朱龙山

1968 年年底,林场里来了一位年轻人,他就是刚从南京林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朱龙山。现在公园里粗壮笔直的水杉和茫茫竹海,离不开他当年的培育。

朱龙山今年 79 岁,从技术员到场长,他在这片盐碱地耕耘了 25 年之久。回想起当年在林场做技术员,他仍然很激动。初到林场,他跟着干部后面学习,印象最深的是大家都很能吃苦,啥活都抢着干。" 条件好的地方,我们就先种刺槐,不好的地方,就挖沟爽碱。" 朱龙山回忆,1971 年林场决定种竹子,他被指派牵头负责,从外地买了四五千棵竹子开种,最后发现圩子和塘边的竹子成活率很高。" 在这里,地势高、土层厚的地方适合种竹子,经过移栽,这些竹子变成了现在的竹海。"

△ 老场长朱龙山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张治纲 摄

1973 年,江都地区水杉种植情况很好,林场成立了水杉队,派人去江都学习。但在盐碱地上种水杉没有经验,这仍是一种挑战。" 我们买了苗回来扦插,后来发现低洼处的水杉长势好,我们就改用漫灌法种植,大大提高了成活率。" 不过水杉苗还是很娇贵,在夏天很容易被晒伤,朱龙山就带领林工搭起柴帘,往苗上喷水,记录生长情况。最终水杉苗培育成功,全场推广,林场再也没有从外面买过一根水杉苗,还出售到了其它地方。" 通过苗木收入,我们实现了经济效益。" 朱龙山说,在这个时期,林场逐步建立起 5 个管理区,兴办了纤维板厂、木器厂、机修厂等,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986 年 12 月,朱龙山被任命为东台林场第六任场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些林场实行 " 分林到户 ",通过砍树造田增加收入。朱龙山不舍得,顶着压力选择在林间套种经济作物,增加了场区和员工的收益,实现了 " 以林养人 "。

几代人的心血,浇灌出黄海之滨的万亩森林

从建场开始,一批批林工前仆后继,把青春留在这片树林中。

王应爱是老林工了,1978 年来到林场,改碱、养地、种树 …… 场里的刺槐、水杉、银杏都经过他的手。1984 年他结婚了,妻子也是林工,一家人就在林场小区安下了家,如今女儿也大学毕业工作了。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林场养活了他一家人。2018 年退休的他割舍不了这片树林,现在又回到公园工作,从事观光车的维修保养。

△ 冯坤乔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张治纲 摄

冯坤乔是来自巴蜀的三峡移民,工作严谨的他被同事称为 " 森林警察 "。1995 年,20 岁的他来到林场的生产科,如今是东台林场林业科副科长。在他看来,保护林场,就是守护上一代林工的成果。每次看到有人偷树,冯坤乔都会非常气愤。他至今还记得 2000 年底的一天,在巡逻的时候听到砍树声,发现是曾经在林场工作过的熟人。冯坤乔立刻上前制止,没想到这名熟人还说他太绝情。" 作为林场人,最骄傲的就是这片林子,不容许破坏!"

黄海林业种苗中心党支部书记庄鑫是一位 80 后护林人,也是个 " 林二代 ",父母都是林场人。南京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毕业的他,在 2004 年考入林场,现在主要负责配合森林公园景区的建设。庄鑫从小就在林场长大,对这里有很深的情感,能为这片熟悉的地方做出贡献,他感到很幸运。

如今,林场已经迎来了 95 后。陈帅是公园科普馆的讲解员,小时候就听说过黄海林工的事迹。" 每天接触的都是老一辈林工的故事,很受他们的感染。我也会把林工精神,传递给每位前来的游客。" 作为新一代 " 林工 ",陈帅说他在这工作有种使命感。

绿水青山,正在变为金山银山

2016 年,林场创成 " 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 "

如今,林场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林养人 " 的方式变为了开发旅游业,当初的造林者也变成护林者。

2015 年,东台市到国家林业局答辩,阐述了黄海森林从无到有的生态奇迹,12 月便成功创建了 " 国家级森林公园 "。2016 年,林场创成 " 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 ",2017 年,东台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正式揭牌,走上绿色多元发展之路。2018 年,省政府批复,同意东台黄海森林旅游度假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这座在海疆树立起的绿色屏障,变成了江苏沿海最闪亮的名片之一。

目前,黄海森林总面积 6.8 万亩,其中海林景区 4.2 万亩、海滨景区 2.6 万亩,森林覆盖率超 90%;负氧离子浓度平均达 3800 个每立方厘米,一天吸入的负氧离子相当于在大城市 3 个月的吸入量;652 种植物挺立、342 种野生鸟类啼鸣、30 余种兽类栖息其间 …… 这个天然氧吧,2019 年接待中外游客 200 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 1200 万元,旅游经营收入 6000 万。

55 年,几代黄海林工的努力,让曾经的盐碱荒滩变成林海绿洲,他们的精神也激励着后人。就像老场长朱龙山所说,过去的林子变成了景点,这是留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

推荐身边的感动

赢取好礼

他们或诚实守信、或自强不息、或孝老爱亲、或爱岗敬业 …… 他们,就在你身边。欢迎你将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凡是推选的线索被采用,你将获得 " 感动好礼 "。

推选标准

人物事件发生在 2019 年度,或者人物长期投身于某一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题,推选人物须具备以下一种或几种特点:好人好事、帮助他人;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孝老爱亲,在生活、家庭、情感上做出额外付出和牺牲,打动人心;自强不息,以个人的经历或行为感染他人、引导社会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以个人或团队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互动方式

热线:拨打感动热线 96060,告诉我们你身边的感动人物或故事。

电子邮件:你可以写下他们的故事发送给我们,发送邮件至 gandongjiangsu2019@163.com,并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ZAKER 南京:下载 "ZAKER" 手机 App,订阅 " 快快南京 " 频道,关注人物故事及活动进展。评选开始后,你还可以为心中最温暖的 TA 点赞投票。

微信:关注 " 现代快报 " 微信公众号,将你想要推荐的人员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发送给我们,并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马壮壮 姜振军 / 文 张治纲 / 摄

(除署名外,其余图片均为黄海森林公园提供)

相关标签

东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