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3-29
深晚报道|这名90后疾控女“兵”忙着抗疫忘了生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妈,我现在要回去上班,春节不能陪你们了,这些口罩,你和老爸出门的时候记得戴。"2020 年 1 月 23 日一早,吴燕飞匆匆告别父母,踏上了从茂名高州故乡返回深圳光明的路,她是光明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部的职工,彼时她很清楚即将面临的战疫有极大风险,却毫不迟疑。▲晚上,吴燕飞一边加班一边补餐

战累了也曾哭泣 但战疫时从未言弃

" 我半年没回家了,很想爸妈,这次回去能看看他们就足够了。" 她说,对此似乎早有心理准备。2020 年春节是吴燕飞值班,1 月 17 日开始,她和科室同事就在忙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编撰、物资储备、人员培训和院感防控督导等准备工作。忙完手头活儿,她赶紧用年假回了趟故乡看望父母,刚回到不久即收到消息,疫情形势严峻了,科室忙不过来,在深同事也全部取消春节休假,因此,她又提前结束休假,赶在 23 日中午回到了疾控中心疫情防控队伍。就在当晚 , 全省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翌日,吴燕飞接到一通电话。" 小吴,有一项很急很重要的工作,你联系一下街道、公安、社管中心,我们要在今天之内组建一个联防联控队伍和工作群 "。挂断电话,她一一查找对接名录,又拿起电话逐个联系 ……

"1 个社区 1 组,我们建了 31 组,每组有社区工作人员、网格、社区民警、社康医生护士、疾控(卫监)人员,当天建好队伍和群,第二天下社区对疫情高风险区来返深人员入户进行排查、健康监测 ...... 这只是前期工作,接下来是组织这支 300 多人的工作队伍入户劝导湖北来返深人员居家医学观察,除了进行简单的流行病学调查,收集重要信息,还要每天对这些返深人员实行体温监测,问询有无新冠肺炎的相关临床症状 , 如果发现可疑病人要联系送医筛查 ......",她详细地为深晚记者介绍着自己繁琐却重要的工作。▲在社区指导 " 三位一体 " 工作

那时,从国家、省、市到区都还没有这项工作的指引,也没有以往的工作经验可借鉴,工作涉及的部门多,影响的范围广,而且这 300 多人的工作队伍中,一大半人员没有医学背景,所以很多医学专业问题他们都不懂,像新冠肺炎有哪些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要调查什么内容,居家医学观察人员怎么判定,医学观察起始时间和期限是多少,什么情况下判可疑送医,怎么做个人防护 ...... 此外,还有很多非医学问题,如防护物资如何保障、人员隔离后生活怎么办、垃圾怎么处理、人员不配合隔离如何监控等等也尚未明确。因此,实际工作情况复杂,困难和问题层出不穷,各种不同的声音蜂拥而至,可是疫情当前没有人退缩,她和 " 战友 " 们一起摸着石头过河,白天组织开展培训、发放物资、接咨询电话、协调工作、反馈问题、跑社区现场指导;晚上草拟工作方案,整合统计全区当天的工作数据。工作量大的时候,她一天要跑 7 个社区,线上线下协调工作达 200 多人次,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成了常态,甚至通宵,有几次压力大到实在顶不住,她不禁在同事面前哭了起来。直到 2 月 5 日,市、区先后下发了居家医学观察工作指引,明确了工作职责、内容和流程等,有了正式的文件,经过半个多月的摸索和磨合,到 2 月中旬工作基本运作成熟,她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一线抗疫苦中有乐 我只是其中一名普通的 90 后

她并没有就此停下来,由于在传染病预防控制部工作,处理过不少常见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她很熟悉采咽、肛拭子的操作流程,对撰写流行病学调查和报告也有一定经验,于是她主动提出,愿发挥所长,调岗支援采样组和流调组工作。

在城中村做入户采样工作,她常常步行穿街走巷,爬楼梯,挨家挨户敲门,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每次采样完毕,全身被汗水湿透。有时采样人数比较多,加上防护物资紧张,为了节省防护服,她早上出去采,中午不吃饭,坚持到下午采完才回来补餐。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则须 24 小时值守,她和 " 战友 " 轮流睡在单位,一旦接到医院报告疑似病例,风雨无阻马上出动,对患者进行流调,在 24 小时内核实诊断,查明感染来源,确定疫点和密切接触者等,并于调查结束的 2 小时内撰写完成调查报告。▲入户采样

" 只要医院上报疑似病例,不管该疑似病例最终是被确诊还是被排除,我们都要第一时间开展流调,写好报告,这样如果实验结果出来被确认的话,我们就能马上行动落实防控措施了。流调工作是很多防控措施的决策基础,虽然比较累,整个过程还是蛮有趣的,我会想象自己是一名侦探在查案,查出真相时很有成就感,不过,有时可能被误认为是骗子,这时就比较尴尬。" 她说,回忆起第一次做流调被患者当成骗子怼了一顿,仍哭笑不得。

除了抗疫,作为区疾控中心工会委员和女工委主席,她还有不少其他工作。同事的孩子出生时呼吸窘迫并发出血,需要昂贵的医疗费,她组织倡议捐款;个别同事因为高强度的防控工作,疲劳过度生病住院,她组织探望慰问;" 三八 " 妇女节到了,她组织为女职工送上节日问候 ...... 她和后勤保障组的同事总是尽可能多地关注 " 战友 " 们的生活点滴,将关心和帮助落到实处。

" 在我们中心,有 50 多岁的老员工每天在一线奔波,身兼采样、社区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指导等多项职责;有 97 年的年轻同事默默无闻做着检测、消杀、流调和密接管理工作。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只要能控制疫情,再辛苦都值得。我爸妈是清楚我的工作的,因为家里除了我,还有好几个亲人在疾控系统或定点医院参加抗疫工作,他们还是会担心我,时常电话我,嘱咐我注意安全,注意休息 ……" 她说,自己在单位只是一名普通的 90 后职工,在整个疾控卫生领域,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份子。

日子在忙碌中过得飞快,3 月 26 日早上,收到好友发来的祝福短信,吴燕飞才惊觉自己的生日到了,但她没对任何人说,因为不愿影响 " 战友 " 抗击疫情。可她没想到的是," 战友 " 都记着她的生日,还偷偷为她准备了蛋糕。26 日下午,在区疾控中心的图书室," 战友们 " 为她唱起了生日歌,伴着歌声,她许下了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美好愿望。▲ " 战友 " 们为吴燕飞庆祝生日

" 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她坚信,光明这座城市的春天,不久就会到来。

深圳晚报记者 刘云惠里

相关标签

90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