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苏宫新 记者 季雨)当前,防范境外输入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江苏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安排,3 月 7 日晚,由江苏省公安厅牵头组建的驻沪口岸工作组就进驻机场,统筹协调入境赴江苏人员的接收护送工作。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连线江苏省涉外联防联控指挥部驻沪口岸工作组,记录他们如何构筑坚固涉外疫情防控 " 前沿堡垒 "。
一问二测三验四引导," 舱门—家门 " 无缝衔接
3 月 26 日下午,驻沪口岸工作组工作人员来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航站楼。在现场,通过拉起分隔线,设立 " 江苏 " 指示牌,工作人员陆续引导前往江苏的入境人员集合登记,现场秩序井然。
" 在这里我们需要核对入境人员相关信息,将入境人员安排上指定车辆统一护送至昆山中转点。" 驻沪口岸工作组副总指挥、浦东机场组组长、江苏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总队总队长高超说。
" 一问、二测、三验、四引导,所有入境前往江苏的人员我们都会按这四步进行操作。" 浦东机场组民警张权告诉记者,对于集合前来的入境人员他们将再次确认目的地是否为江苏,是否已扫码登记信息。确认无误,测量体温正常后工作人员还会验明护照信息并要求填写相关个人健康信息。填写完毕后,他们将引导入境人员在休息区等待转接车辆进行转送。
26 日 13:37,浦东机场组工作人员郭刚毅和夏丹拿到了下午首批 25 人的转运名单。通过现场叫号排队,25 名入境人员有序排成一队,准备登上转运车前往位于昆山花桥的中转基地。" 今天我们已经安排 4 辆车,转运 114 名入境人员前往昆山中转点。" 高超表示,转运全程大约需要 1.5 小时,为确保转运质量,每辆转运车统一安排公安、外办、卫健工作人员各一名随行,沿途不停靠,不上下人员,真正形成 " 从舱门到家门 " 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100-1=0",一个环节失误就会导致前功尽弃
" 截至今天上午 7 点,浦东、虹桥机场 3 个航站楼共集中接收转送入境赴苏人员 12813 人。其中,25 号早上 7 点到 26 号早上 7 点,就接收转送了 1079 人。"3 月 26 日上午 9 点的驻沪口岸工作组例会上,高超向工作组通报了前一天的工作情况。
" 现在我们采取的是四班工作制,6 小时一班岗,尽量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得到充分休息。" 高超说,随着近期入境人员的增多,一线 27 名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有了明显增加。
浦东机场组副组长、江苏省疾控中心慢性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张连华告诉记者,在机场工作,面对入境人员需要穿戴齐全防护帽、医用 N95 口罩、防护服、两层手套、面罩、鞋套 …… 不少工作人员的脸上已经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痕。" 由于穿脱不便,有的工作人员为此在上岗前就宁愿不喝水、少吃一顿饭。" 张连华说。
除了身体上的负担,工作人员每天还要面对不同入境人员,解答他们的各种疑惑。" 什么时候能上车出发?"" 到了昆山人生地不熟该怎么办?"" 家人能不能来接我?"……" 入境人员经过长时间旅途,情绪有波动很正常,我们表示理解。" 虹桥机场组组长、江苏省公安厅三级高级警长王峰表示,他们会耐心向入境人员解释这是出于安全考虑和防护需要,多数乘客也都能表示理解和接受。
"100-1=0" 高超用这个算式向记者形容涉外疫情防控工作——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会导致前功尽弃。从 3 月 5 日抵达上海到今天,高超和浦东机场工作组的其它一线民警一样,没有换过一次班。用他的话说他自己 " 既是战斗员,也是指挥员 ",情况不停在变,要求也不断在提高,工作也要趁热打铁。
3 月 26 日晚,我国宣布 3 月 28 日起暂停持有效中国签证、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并于 3 月 29 日起减少部分国际航班。高超表示,虽然可能届时入境人员会有所减少,但对接下来的工作他们仍将全力以赴,用更多的贴心服务,让入境人员感受到满满的 " 江苏温度 "。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