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3-30
如何加快新工科建设?这群南大师生在云上畅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舒越)近日,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师生的一场 " 云热议 " 火了。大家围绕 " 评价导向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 加快新工科建设 " 等话题,联系当下,畅谈心得体会。

△ 会议现场 王红兵 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科研人员与病毒赛跑。与此同时,国家对科技论文和专利政策也在加速完善和调整。对于高校科研工作者而言,科研与国家如何同频共振、教育如何服务国家发展,是亟待思考的命题。环境学院是南京大学发展既快又好的新工科代表,环境学院环境工程教工党支部、2018 级博士生党支部的师生一致认为,要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坚持国家重大需求和学术前沿导向,转变人才评价和人才培养的结构和模式,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以更多的南大原创、南大研发、南大贡献服务于创新发展。

2018 级博士生党支部的李俊、胡潘同学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了近期各高校科研院所投身抗疫攻关,把论文书写在抗疫第一线的战疫故事。他们表示,作为一个南大学子,科研工作更应该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让学术回归初心。

环境工程教工党支部教师党员、环境学院副院长李爱民介绍了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学科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他表示,在新时期,新工科人才培养是机遇也是挑战,要做出南大特色,体现一流情怀和一流担当。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学院院长任洪强从如何规范 SCI 论文指标、树立正确评价导向,以及如何抓住新工科契机、更好推进环境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谈了自己的想法。

环境学院如何更好地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南大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振林表示,一是继续融入国家战略,强化问题导向,强化有组织科研,推动基础研究优势转化为服务国家建设的创新能力,为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问题和共性技术问题科研攻关;二是以建设新工科为契机,加快推进环境学院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培养更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战场的环境行业拔尖、创新领军人才;三是继续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检验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加强研工与导师培养联动,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时代新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