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 通讯员 周宁人 记者 白雪银 ) 从武汉市第一医院转战重症 " 风暴中心 " 金银潭医院,一周来,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队在武汉打响了 " 大决战 "。他们冲锋在前,与死神抢时间,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医疗队员韩艺连续 " 两跪 ",让两位老人化险为夷。
3 月 26 日是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医疗队转战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第三天。下午 3 点半,重症病区一名 80 多岁的患者生命告急。" 这名患者肺部感染严重、脑梗神智不清、自主咳痰能力非常差,很多痰都积在气道和口咽部,呼吸困难,情况紧急,需要立刻做气管插管。" 南六重症病区医疗小组组长、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 ICU 副主任医师韩艺回忆当天的情况。
可难题来了,老爷子氧饱和度还不到 80%,此时做气管依然有危险,怎么办?
" 先做辅助呼吸!提高氧饱和度至 99%!" 病区是临时改造的 ICU 病房,病床无法整体升降,她在患者床头和墙壁之间狭小的空间里,迅速找到了一个有利于操作的办法——双膝跪在老爷子床头的地上,双手托下颌使用面罩加压通气。
10 秒、20 秒、30 秒、1 分钟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韩艺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护屏幕,紧密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氧饱和度上来了!韩艺赶紧为患者紧急实施插管,成功!老人各项生命指标稳步上升,化险为夷。完成抢救后,汗水已经浸湿了韩艺的内穿服。由于双腿已经麻木,在同事的搀扶下,她才能踉跄着站起身来。
3 月 27 日,韩艺医生查房时发现 18 床已经切开气管的老爷爷机械通气效果不好,脉搏氧饱和度不理想,且通气阻力大,气管分泌物多。韩艺立刻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正常情况下,医生是站立状态下举起纤支镜到一定高度,进行左右支气管检查,但由于条件受限,韩艺无法在站立状态下完成操作,她迅速爬上病床,跪在患者床头,操作纤支镜检查支气管。
韩艺在镜下看到大量的痰液和脓性分泌物在左右支气管的较深处,是正常吸痰无法达到的部位。这一跪又是半个小时就过去了,韩艺在对支气管内充分灌洗和清除分泌物后,气道清洁了许多,氧饱和度恢复到 99。从患者病床下来,韩艺感到腰酸背痛,但她表示,看到患者大量的分泌物被吸出和清除,心里非常高兴。
" 其实这样的救治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 据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医疗队医疗组组长齐栩主任医师介绍,为了啃 " 硬骨头 ",医疗队成立了包括气管插管、气管镜等在内的 15 个突击队,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同时,也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或检查结果的反馈,采取个体化的治疗。
目前,转战武汉金银潭医院已一周,209 名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平均每天战斗十小时左右,在死亡线上挽救生命。截至 3 月 29 日,江苏省人民医院接管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南六和南七病区共收治患者 34 人,平均年龄 70 岁以上,其中,危重型病例 33 人、重型病例 1 人。正在使用 ECMO 体外人工肺治疗 1 人、气管切开 13 人、气管镜 7 人、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10 人、高流量 5 人、CRRT 6 人。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