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4-01
母子两代为烈士义务守墓74年,最近又捐出万元改善墓地环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因为年龄大了做了手术,如今 98 岁的邱德平老人平时只能住在泗洪县城里,但她一直惦记着老家朱湖镇臧桥村村头的八座无名烈士墓,经常念叨着要去看看。前段时间,她听说村里为了改善墓地环境进行募捐,邱德平毫不犹豫地捐了 1 万块钱。" 马上清明节就到了,把泥路建成水泥路,再打上地坪,群众和孩子们来祭扫烈士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邱德平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从 1946 年起,邱德平老人和儿子已经义务守护无名烈士墓整整 74 年了,这么多年来,无名烈士墓时时刻刻都在他们的心上。

" 牺牲的战士都是亲人,我要守好他们的墓!"

虽然已经 98 岁了,前年还做了手术,但邱德平老人看起来气色很好,也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从她断断续续的叙述中,快报记者了解到,老人 1923 年出生,1944 年秋秘密入党。1946 年 8 月,当时邱德平的爱人正随部队在徐州打仗,她带着孩子在臧桥村老家。一天,江淮独立旅在行军途中和敌人在泗洪县现在的孙园镇和陈圩乡附近相遇,发生了一场惨烈的 " 车路口 " 战斗。老人说,当时的战斗打得很激烈,因为是偶遇,双方都没准备,遇上就打起来了。" 我军牺牲了很多战士,大部分安葬在了陈圩乡。当时一些重伤战士抬到了位于臧桥村的战地医院,但有 9 名战士抢救无效牺牲。"

邱德平当时是村里的妇救会主任,组织上曾让她保管 11 口棺材,先运走了 3 口,还剩下 8 口,就放在她们家门口。部队首长找到了邱德平,把 9 位烈士的遗体放进了八口棺材里,其中一位年仅 15 岁左右的小战士是和另外一位战士放在一口棺材里的。

临走前,这位首长给邱德平留下了一张收据,意思是八口棺材已经被部队使用了。

△ 1948 年邱德平和丈夫抱着二儿子臧庆年的合影

拿着收据,想着 9 位牺牲的烈士,邱德平暗下决心一定要守护好 9 位烈士的墓。" 当时形势非常紧张,解放军部队走了后,敌军的部队经常会过来。如果被他们发现了解放军的墓地,他们一定会破坏的。所以,没事的时候就会经常的在墓地附近看着!"

" 牺牲的战士都很年轻,他们的家人肯定也希望有人都照顾好他们的墓地啊!将心比心,当时我的丈夫也参军在外,我就想万一哪天他牺牲了,我也希望能有人照顾好他啊!"

从此,邱德平就一直守护在这片土地上,守护着这八座无名烈士墓。全国刚解放的时候,村里的干部不了解情况,误认为是附近群众的坟地,想把这片墓地平掉,邱德平坚决不同意。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土地已经分产到户了,无名烈士墓地旁边当时是小组集体打麦场,个别群众想多挤多占墓地周围土地,邱德平老人就日夜看守并向大家讲道理," 我让大家摸着良心想一想,现在的好日子是谁给的,是埋在地里的这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

儿子接替她继续守墓,多方努力找到了一位烈士的身份

△邱德平二儿子臧庆年接过母亲义务守护烈士墓的工作

2001 年,原任 28 集团军副政委、现任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李剑锋一行三位老人,曾来到墓前祭扫,看望长眠在此的亲密战友。那天下着雨,他们悲痛地在战友坟前痛哭了很长时间,久久不愿离去。

邱德平知道有人来祭扫烈士墓很激动,她说:" 这么多年了,还有人没有忘记这些无名烈士,证明我的守护是值得的。"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 2005 年,由于年事已高,加之行走不便,邱德平老人再也无力为这些无名烈士看护了。

二儿子臧庆年看出母亲的心思,从村党支部书记的位置上退休后,挑起了守护烈士墓的担子。他对邱德平说:" 妈,你年龄大了,以后我就替你守墓,你放心,我一定守护好!"

但就是这样,邱德平每年还会让臧庆年或其他的子孙扶着自己到墓地上去看一看。

其实早在多年前,臧庆年已经开始为这片墓地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了。原来的烈士墓一直是黄土封的,多年的风吹雨淋,封土越来越少,1992 年,当时还是村里会计的臧庆年和其他村干部商议,采取不记名、自愿捐款的方式募集资金,购买了一些水泥、砖头、松树等,与村民一起重新修整了烈士墓,并在无名烈士墓四周栽上了松树。

2015 年,水泥又风化了,臧庆年又积极协调镇里,请镇里出资把烈士墓又重新加固了一遍,同时还树了一块无名烈士墓纪念碑。

由于当时条件限制,安葬 9 位烈士的时候部队并没有留下烈士的姓名和籍贯。想着躺在坟墓里的烈士,臧庆年四处奔波查找相关资料,最终确定 9 位烈士中有一名烈士的名字叫臧尔成,是附近的孙园镇臧石村人。

△老人与小儿子臧庆生

为修缮墓地环境,老人又捐出 1 万块钱

近年来,农村环境越来越好,进出臧桥村的路也修成了宽敞的水泥路,但从水泥路到墓地还有一段土路,而且墓地前虽然有空地,但地势低洼,雨天过后总会有泥泞。晴天的时候又总有尘土。

想到清明节快到了,到时会有村民和孩子们过来祭扫烈士墓,臧桥村村民委员会决定向全体村民发出倡议," 修缮无名烈士墓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传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不怕牺牲的精神 "。

听到这个倡议后,邱德平老人第一时间捐出了 1 万块钱积蓄,老人说,现在党和政府对她有照顾,逢年过节还有领导上门慰问,子孙们也都有自己的事情做,吃穿不愁。" 没有那些牺牲的烈士哪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啊,应该给他们的墓地好好的修修了!"

在采访中,快报记者了解到,邱德平一直是一位乐善好施的老人。2008 年的时候,老人就曾一次性给泗洪县新四军研究会捐赠了 1 万元钱。看到村卫生室比较简陋,老人捐出 6000 元用于卫生室购买桌椅和病床。看到汶川地震的惨状,老人哽咽着交了 1000 元的特殊党费。就在前不久,听说武汉疫情严重,老人又捐助了 2000 元表达自己的爱心。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杨亦文 孙旭晖 / 文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