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4-01
深晚报道|谢谢你们为深圳拼过命! 罗湖4名支援市三院医护人员归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3 月 31 日下午,罗湖区支援市三院的四名医务人员回来了!

罗湖医院集团随后组织召开了一场主题为 " 欢迎回家 " 的座谈会,罗湖区卫健局负责人蒋顺遂、朱丽桂、刘岭,罗湖医院集团负责人吴松、林志文,罗湖人民医院、罗湖中医院、罗湖妇保院相关负责人出席,欢迎抗疫最前线的战士回家,并与他们面对面谈心,畅谈工作体会和感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罗湖医院集团派出四名医护精英骨干支援市三院,这四名医务人员都是党员,分别是罗湖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彭绵、中医科主任李卫青,罗湖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魏东和罗湖妇保院院感科主任张馨尹。

" 感谢你们的付出,辛苦了!" 罗湖区卫健局负责人对归来的四名医务人员表达感谢,感谢他们在前线奋战,拯救生命,保护大家,四位医务人员体现了罗湖区卫生医疗系统的战斗力,也展示了良好的医护人员形象。

罗湖妇保院张馨尹:

每一个环节都参与

保护好医护人员

作为罗湖医院集团支援市三院的一员,罗湖医院集团罗湖妇保院院感科主任张馨尹连日来工作多,休息少,24 天里只休息了两天。

" 刚接到支援任务的时候,我担心自己能否胜任,但是去了之后,就是一门心思投入干活,容不得多想了。" 在市三院,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院感工作,防止出现交叉感染。

" 如果要做一台手术,在选定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防护、设备更换、标本留取,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参与,确保安全。" 张馨尹说," 有的时候情况一紧急,医护人员匆匆忙忙就上战场了,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细心提醒他们做好防护。"

张馨尹在院感工作投入了大量精力,也做得很出色。

她认为,只有做好院感,才能保护好医护人员,才能真正实现医护零感染。" 当然,首先我们要确保自己不受感染。" 她说。

罗湖中医院魏东:

针灸、汤药都上场

让新冠肺炎患者腰疼缓解

此次被派去支援市三院的还有罗湖医院集团罗湖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魏东,他既有扎实的中医功底,也有丰富的急诊经验,在市三院,他联合中山七院的专家共同接管感染二科、感染四科的患者救治工作。

魏东以扎实的中医治疗功底、过硬的针灸手法为病人带来了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他表示支援工作对体力的要求比较高,因为风险高,针灸的时候穿着防护服,比常规操作难度大," 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我会把操作的速度降低,可以慢,但要准。"

有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患了腰椎增生,魏东以擅长的针灸疗法解除了患者的腰疼之苦,获得患者的赞扬。

罗湖人民医院李卫青:

纸笔手写病情状况

对症下药改善病情

中医药技艺的全面介入有力推动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进程。

早在大年初一,罗湖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李卫青就作为深圳市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家组的成员,前往市三院查房。从 2 月 14 日起,她就在市三院驻点参与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

" 西医有一整套完整的诊疗体系,中医参与治疗,主要是解决患者的肠道麻痹问题、帮助退烧等。" 李卫青说。

具体说来,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属于轻症及普通型,他们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流感和普通肺炎很相似,而中医讲究的是对 " 症 " 治疗,研究病毒感染人体之后所发生的感染环境的变化,由此,李卫青和同事们,根据症状开中药,有一些病患通过服用中药确实改善了病情。

在市三院,李卫青每天早上七点多出门,工作一整天下来,往往都是晚上十点才能回家。在病房里不能用自己手机,因为每个病患的症状不一样,她就用纸笔把所有病患的病情写下来,往往写满整张纸,再根据病情对症下药," 如果不记下来,病人太多,会容易搞混 "。

谦虚的她同时表示,这次支援市三院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临床经验。

罗湖人民医院彭绵:

争分夺秒抢救重症患者

连轴转总结经验写成论文

罗湖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绵从大年初二开始,就被派往市三院驻点支援救治工作。

彭绵表示,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一开始,医生们对它都是陌生的。病毒表现出来的高传染性、反复发作、病人从轻症突然转为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都是在与它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的。对病人的治疗,注定得边摸索,边总结规律。

在市三院参与救治的同时,彭绵还写了四篇论文,总结疾病发展规律,传播疾病知识。

3 月 9 日发表在《中华危重急救医学》第 32 卷第 2 期上的《深圳重症(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引(共识版)》,彭绵是执笔人之一。

除了医务人员这个身份,彭绵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儿子 10 岁,小儿子刚满 1 岁。连日来,她忙碌在一线,繁忙的救治工作让她没有时间去陪伴孩子。小儿子每每听到电话里的声音,哭泣着寻找她,在市三院连轴转救治病人,多日后再回家,孩子已经跟她有稍许陌生。

已经懂事的大儿子则绘制了海报,在作文里用稚嫩的笔点赞妈妈:" 我为妈妈是一名医务人员而感到自豪,因为她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白衣天使。"

深圳晚报记者易芬 通讯员余夏敏 刘玉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