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4-03
江苏最美抗疫先锋 | 新闻“老兵”再上战场,在武汉传播“江苏经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蔡梦莹) 4 月 1 日,最后一批撤离的新华报业赴湖北采访组成员返回南京。坚守武汉的 44 天后,新华报业赴武汉采访组组长王世停也随队返回。

△ 王世停

在武汉,他始终奔波在采访一线,推出重点报道、深度综述。跳出碎片化故事,总结提炼 " 江苏模式 "" 江苏精神 ",在前方发出了主流声音。

近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王世停江苏 " 最美抗疫先锋 " 荣誉称号。

新闻 " 老兵 " 再上战场:" 我实战经验丰富,报名!"

新华报业赴湖北采访组,右二为王世停

2 月 14 日,新华日报工作群里发出赴武汉采访记者的召集令。作为新闻一线的老兵,新华日报社南京分社社长助理王世停在群里第一时间回复:" 地震去过,爆炸去过,水灾去过,我实战经验丰富,报名!" 当时,湖北武汉的疫情正是暴发高峰期。根据湖北省卫健委的通报,当天,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 2420 例,其中武汉市 1923 例。为什么要去武汉?做记者 18 年的他说:"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那种震撼,你不到现场去,永远体会不到。"

2 月 17 日, 武汉 " 封城 " 的第 25 天,下午 6 点多,他带领新华日报采访组抵达武汉。一下高速,只有一条通道驶入这座城市,所有出口都已被封闭。50 多公里路程,穿越四区,横跨长江,车只开了不到半小时,到处空荡荡。这是映入眼帘的疫情中的武汉。

晚上 7 点到达驻地,下车后马不停蹄开始采访。当真正进入 " 战场 " 那一刻起,王世停感受到:这座城市,根本不是 " 空荡荡 " 的。无数英雄,无时无刻都在各自的 " 战壕 " 里坚守、战斗。

△ 穿防护服采访,右一是王世停

" 战友 " 的感觉是来自于迎接他们的江苏医疗保障团队。第二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领队、江苏省卫健委妇幼健康处处长顾寿永,见面时跟他说:" 欢迎你们,我们现在就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了!"

抵达当晚,王世停就发了这样的报道《城市静悄悄,江苏人在 " 战壕 "》。他的武汉战 " 疫 " 路就此开启。

△ 在武汉采访,左一是王世停

" 与时间赛跑 " 的新闻战士,每天忙到凌晨 2 点后

白天采访,晚上写稿,即采即发。一线的新闻战士,同样在 " 与时间赛跑 "。

到武汉的第二天,他和同事一起去了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这里由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 302 人和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37 人共同接管。从筹建到满舱,医护人员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守护着 " 生命之舱 " 的运转。

王世停回忆了当时采访的场景:" 下午 3 点多,当时没有联络人,到了就想去碰碰运气,就看到 8 号门篱笆外面一群人摆心形在唱歌,就挥手问他们你们是哪里的,他们说是南京的,我们就像看到亲人一样,非常激动。" 这些医护人员已经连续工作三四天,终于可以轮班了,就在门口搞快闪活动唱《我和我的祖国》。

△ 在武汉的王世停

这件小事,他和同事们一起采写了《方舱医院响起动听 " 江苏旋律 "》一文。在紧张的疫情面前,传递温暖的力量。王世停说:" 发出报道之后, 有同行问我是不是摆拍的,其实就是偶遇。你不去现场,不去对话,就不会知道前线发生这么多真实感人的故事,也理解不了他们的喜悦和痛苦。"

在武汉,新闻随时随地发生, 采访报道的脚步从不停歇。作为新华报业赴武汉采访组组长的他经常忙碌到半夜。组员王子杰深有感触:" 发完当天的稿子已经是深夜,他还要策划第二天的选题,王老师从没在凌晨 2 点前睡过觉。"

△ 右二王世停

跳出碎片化故事,总结传播 " 江苏经验 "

在武汉,他始终奔波在采访一线:10 多所集中收治医院,4 家方舱医院,对话采访 200 多人,采写了近 140 篇作品。每天推出重点报道、深度综述。跳出碎片化故事,总结提炼 " 江苏模式 "" 江苏精神 ",在前方发出了主流声音。《武汉大决战,江苏白衣战士冲在前》等多篇重点报道全网推送;《前进!朝着 " 零感染 打胜仗 " 的战略目标》报道被 3 月 3 日湖北日报要闻版全文转载。" 先开始我不知道,是江苏医疗队队员在驻地看到《湖北日报》,拍给我的。"

一篇篇有温度的报道,给了白衣战士们极大的鼓舞。《决战武汉 !" 江苏力量 " 筑 " 钢铁长城 "》在前后方引起巨大共鸣;《江苏力量,托举 " 生命之舱 " 》等深度报道极大提振了前方医疗队的精气神。无锡医疗队领队葛焕青看到报道后,专门打电话给他们说:" 你们记者真不容易,你们也是最可爱的人!"

在与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直接对话中,王世停发现,不同驻点的医疗队都有各自的致胜绝招。他认为:" 医生负责治病救人,那提炼总结的工作我们来做。从点到面,希望救更多的人。" 通过总结性报道,把 " 江苏经验 " 推广到更多的医疗队,也是作为记者的职责所在。

战疫进入尾声分批撤退时,王世停坚守岗位至同组最后一批撤离,4 月 1 日回到南京。他说:" 所有在武汉战场的人,都是一个个重要的零部件,每一个零部件都高效运转,才能战疫必胜。身为新闻工作者,我要做好自己的那颗齿轮。"

(王世停供图 编辑 高霞 苏湘洋)

相关标签

武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