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是别尔嘉耶夫所作的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专题讲座。于 1923 年在布拉格首次出版,它凝聚了别尔嘉耶夫许多年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不间断的思考。
别尔嘉耶夫写有《大法官》(1907)、《斯塔夫罗金》(1914)、《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关于人的启示》(1918)、《俄罗斯革命的精神实质》(1918),并于 1921 年至 1922 年间在 " 宗教文化民间学会 " 作了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系列讲座,最终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结集出版。这期间正是别尔嘉耶夫的哲学观形成、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他从思考陀思妥耶夫斯基出发,形成了自己世界观的基本面貌。
学者耿海英在导读中指出,我们在阅读与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的时候,有三个背景因素应当考虑:一是社会历史的因素。时值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时期。这期间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一起决定了这一时代的灾难意识。二是思想、精神或曰哲学因素。这一时期,哲学的许多问题都发生了剧烈变化。面对现代性的各种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形象,他的方法和原则成了这一时代的精神源泉。三是个人经历因素。在自己世界观形成过程中,别尔嘉耶夫始终把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自己所有哲学、历史、伦理、美学思想的基础。同时,在哲学批评传统中,别尔嘉耶夫始终认为与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许正是因着精神上的血缘关系,这一论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专著才具有了区别于别尔嘉耶夫所有其他哲学著作的显著特征:即整个文本充满了热烈的火一般的激情。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系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别尔嘉耶夫从人、自由、恶、爱等问题出发,以其独特的哲学视角,系统阐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 世界观 "。别尔嘉耶夫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是真正的思想盛宴。" 他认为," 思想 "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起着巨大的核心作用。别尔嘉耶夫称陀思妥耶夫斯基为自己的 " 精神之父 "。正是这种精神上的同源,使得这一带有俄罗斯特色的诗学阐释令人惊异地充满了诗意的激情。。
尼古拉 • 别尔嘉耶夫(1874-1948),俄罗斯哲学家,思想涉及哲学、宗教、文学、政治、人类学和伦理学等领域。代表作有《自由的哲学》《历史的意义》《创造的意义》《人的使命》《俄罗斯思想》等。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
(俄)尼古拉 • 别尔嘉耶夫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3 月
深圳晚报记者 姚峥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