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马卉 记者 徐苏宁 文 / 摄)4 月 4 日,清明,南京各大墓园现场祭扫的人明显增多。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殡葬管理处了解到,清明节南京的扫墓大军壮大到 33.3 万人。但与往年同期相比,少了很多,更多的人选择了 " 云祭扫 "。截至 4 月 4 日," 宁思念 " 网络祭扫平台累计访问量达到 353 万人次。当天南京殡仪馆还举行了一场主题为 " 清明祭 • 云端的思念 " 清明集体代祭扫活动,让很多无法现场祭扫的市民可以在云端寄托思念。
△通讯员供图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从 4 月 3 日起,南京市属 11 家经营性公墓适当增加了现场祭扫预约名额。4 月 4 日上午 8 点,现代快报记者在雨花功德园看到,与前两天相比,来祭扫的人明显增加。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平时早上 10 点钟左右来的人比较多,今天 8 点人就开始多起来了,但总体来说比较有序。"
当天南京殡仪馆举行了一场主题为 " 清明祭 • 云端的思念 " 清明集体代祭扫活动,缅怀数千名安眠在纪念环的逝者,让无法现场祭扫的市民得到了精神慰藉。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是南京市殡葬管理处在清明期间主办的最后一场集体代祭扫活动。
当天上午 10 点,集体代祭扫活动正式开始。第一个环节是全体人员肃立、默哀,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致以深切哀悼。
" 清明舞着杏花雨、乘着梨花风翩翩驾临,如絮的春风,犹如绣娘灵巧的剪刀,裁出万紫千红、春色满园,更裁出千般思念、万种祈祷,细细诉说着对亲人的追忆 ……" 主持人的吟诵拉开了集体代祭扫仪式的序幕。8 名身着正装、佩戴白手套的礼仪人员献烛。随后行三献礼、诵读祭文、代读寄语,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在 " 献花曲 " 中,4 名礼仪人员敬献花篮,全体人员致以三鞠躬,礼敬先人。最后,全场所有人员将手中的鲜花投入花台,在祈福树上共同系上象征希望与祝福的黄丝带、风铃,留下思念与祝福。
据南京殡仪馆副馆长马艳介绍,今年清明期间,工作人员在所有的格位上插上了祈福卡,预约祭扫开放后,部分来祭扫的家属就可以在祈福卡上写下对逝者想说的话。马艳说,无论是挂祈福卡、系风铃还是献花,都是更加环保的祭奠方式。南京殡仪馆作为民政窗口单位,承办此次 " 清明祭 • 云端的思念 " 集体代祭扫活动,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沿袭尊崇,也希望通过以此次集体代祭扫活动,让移风易俗、文明祭扫的绿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祭扫在心不在形," 心 " 不在,即便站在墓前也无济于事;" 心 " 若在,得益于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手段的网上祭扫就不失为寄托哀思的好载体。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受疫情影响,今年清明节当天,南京的扫墓大军虽然有 33.3 万人之多,但更多人还是选择了 " 云祭扫 "。截至 4 月 4 日," 宁思念 " 网络祭扫平台累计访问量达到 353 万人次。此外,南京市殡葬管理处在清明期间总共主办了 11 场集体代祭扫活动,无法现场祭扫的市民可以寄托一样的哀思。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