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马卉 记者 徐苏宁)4 月 6 日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殡葬管理处了解到,当天全市各殡葬服务机构接待祭扫市民 6 万多人,至此,清明假期三天南京共有 54.7 万人现场祭扫。
云祭扫、集体代祭、预约现场祭扫、家庭追思会 …… 今年清明期间,南京市民政部门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多措并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清明祭扫活动。上午 8 点多,现代快报记者在南京市雨花台功德园看到,草地上、墓碑前 …… 处处都摆放着鲜花," 今年近九成人都是带着鲜花来祭扫的。" 雨花台功德园工作人员介绍。
低碳祭扫的理念深入人心的同时,各式各样的生态葬现在也越来越被市民认可。南京市殡葬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力倡导节地生态安葬的背景下,南京市各大陵园的生态葬总比例已经超过 20%。
以雨花功德园为例,在最近落葬的 1300 多具骨灰中,选择节地生态葬的接近 800 具,占比超过 60%。从普觉寺陵园的情况来看,占比也达到 20% 左右。
南京市殡葬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墙壁葬、雨花石葬等节地生态葬式越来越多。老百姓选择生态葬,价格并不是主要决定因素。大家自觉选择生态葬,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心中有爱、思念永存的理念,扭转了攀比、铺张的旧习俗。"
南京雨花功德园和普觉寺陵园是最早推出节地生态安葬的陵园,已经持续了 10 多年。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自从推出了墙壁葬、树葬等多种生态葬后,这两个园区传统墓穴的销售稳步回落,选择生态葬的人越来越多。" 在大家看来,未来的城市陵园除了是人们追思尽孝的平台,更是文化传承的纽带、生命教育的基地。同时,也是这座城市的生态风景区。如今,各陵园充分借助壁廊、林木、风铃、背景乐等巧妙组合,将陵园自然分成了许多不同意境、风格各异的生态节地葬园区。加上绿植、水池等绿色空间越来越大,清明祭扫,更多了传统踏青春游、祭祖尽孝的意义。" 该负责人介绍,随着生态葬补贴等政策的配套出台,南京节地生态葬率逐年提升,文明殡葬蔚然成风。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