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岑)什么是最美的青春?一群 80 后 90 后医务工作者将答案写在了援湖北抗疫一线的战场上。 4 月 7 日是世界卫生日,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 致敬医护,共抗疫情 "。 7 日下午,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现代快报、江苏城市频道等承办的《江苏最美人物》播出。发布会上,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授予王慧敏、吴兴飞、宋美云、徐盼盼、朱乐等江苏 " 最美青年医务工作者 " 荣誉称号。他们是江苏驰援湖北医疗队中 80 后 90 后的优秀代表,都来自护理一线。
力大心细的暖男护师
做护理工作,谁说男子不如女?1992 年出生的吴兴飞是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ICU 护师,在随江苏医疗队驰援黄石的 46 天中,凭借力大心细的 " 暖男 " 属性成功圈粉病患。
△吴兴飞
一名 70 多岁的爷爷刚到黄石市中心医院 ICU 时,因为焦虑不配合治疗,甚至不肯吃饭。每次喂饭,吴兴飞都要反复做工作,一顿饭喂 1 小时是常态。
老爷爷行动不便,大小便都在床上解决。有次爷爷拉肚子,身上、衣服上、床单上都是排泄物。吴兴飞二话没说,边安慰爷爷边一点一点清理干净了。在做完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后,他还帮爷爷从头到脚擦洗了一遍。
" 当时生病了,心情不好,也害怕,就不想吃饭。是江苏的小吴护师一口一口喂我吃饭,还安慰我,说只有好好吃吃饭,才能快点好。" 爷爷说,后来自己的病情果然好转,很感激小吴护师。
为什么选择做护师?吴兴飞曾经无数次跟别人解释原因。" 其实帮助患者不分性别。除了常规护理,搬氧气瓶、给病人翻身等体力活,我们更合适。" 在重症病房里,吴兴飞也是这么做的。他总是说," 我是男的,力气大,重活我来干。" 为此,他也收获了一个称呼 " 飞哥 "。" 他们都觉得我工作的时候很稳重,跟实际年龄不太相符合。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肯定吧!" 吴兴飞说。
采集咽拭子,每天近 10 个小时
" 第一次来武汉,第一天进舱,不一样的情人节,不一样的体验。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这是 2 月 15 日凌晨 5 点 35 分,泰州市姜堰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宋美云发的一条朋友圈。2 月 13 日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开舱,宋美云第一批进舱。收治确诊患者,宋美云和同事忙到了 15 日凌晨 5 点,接待患者近 100 名。
△宋美云
" 我是姜堰中医院的医生王华素,我是护士宋美云,今天我们采集样本 156 份,请大家放心,我们很好,请不要担心。抗疫胜利,归期可待。" 这是 2 月 29 日,宋美云发的一条朋友圈。一句我们很好的背后,是每天近十小时,几十次与病毒 10 厘米距离的正面交锋。
在方舱医院,宋美云在感染风险最高的咽拭子采样组。距离患者最近仅 10 厘米,危险程度不亚于气管插管。
" 每次精神都高度紧张,这十个小时不能吃饭喝水,就吃点压缩饼干、巧克力,牛奶都不敢喝多。" 宋美云说,每次爸妈问她怎么样,她都说很好。" 结果妈妈看到我满脸压痕的照片,立马打电话说,姑娘你不要骗我,你天天骗我,你满手都是红疹子。"
从 2 月 16 日至 3 月 7 日,宋美云所在的采样组共采集咽拭子样本 1290 多人次。3 月 8 日,随着最后一批患者康复出院,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正式休舱。从开舱到休舱,江苏队共收治病例 570 人,转院 134 人,治愈出院 436 人,实现了患者 " 零回头、零病亡 ",医务人员 " 零感染 " 的目标。
把 " 星星 " 带进方舱,她们温暖患者心灵
护师,不仅是护理患者的身体,更是护理患者的心灵。
△王慧敏给患者送 " 星星 "
武汉江夏方舱医院运行的那些夜晚,就曾被一颗颗 " 星星 " 温暖。粉红色的许愿星,上面写着 " 早日康复 " 的祝福语,下面是英文字母 "WHM"。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是国家中医医疗队 ( 江苏 ) 队员、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护师王慧敏的名字缩写。每一个许愿星都是她自己叠的。
△王慧敏
王慧敏回忆,有一次下夜班回驻地,发现武汉的夜色真得很美,可惜自己照顾的患者不能一起来看一看,就有了叠许愿星的想法。王慧敏所在的病区一共有 23 名患者,她就叠了 23 颗许愿星,把 " 星星 " 带进了方舱医院。这些小星星暖了很多人的心,王慧敏也收到了来自病患的感谢信。
△徐盼盼
同样,抚慰患者心灵的,还有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师徐盼盼。驰援湖北时,她驻扎在有着黄石 " 小汤山 " 之称的黄石市中医医院。一线的护理任务危险繁重,徐盼盼和同一病区的另外两名年轻护士组成了 "ICU 三姐妹 "。她们在 ICU 里相互配合,接力照顾患者,47 天共抢救上百名重症患者,被同事们称为 " 最美 ICU 姐妹团 "。" 我觉得在前线不仅要有好的专业技能,乐观的心态也很重要。不仅能鼓励自己,也能给患者带来希望。" 徐盼盼说。
△朱乐
南京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朱乐同样也是大家眼中的 " 开心果 "。在武汉,她一直承担着重症病区的护理工作。为了减轻大家的压力,她特意把自己的网名改成了乐朱,朱字用一个猪头的符号代替。大家每次看到朱乐发来的微信,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了。
在战 " 疫 " 中展现年轻一代的责任和担当
4 月 7 日,在 " 云发布 " 现场,回到苏州的徐盼盼和 "ICU 姐妹团 " 的姐妹,黄石市中医医院护士章卫平实现了 " 云团聚 "。徐盼盼随江苏医疗队返程的那天,章卫平因为工作,没能去送行,有些遗憾。这次在云端重聚,两人都很开心。
" 当时为了能和病人更好地交流,盼盼找我学习方言,我们就慢慢熟悉了。" 章卫平说。现场,盼盼也秀了一下黄石话。" 比如说吃饭,是‘恰饭’;你有什么不舒服,是‘你有买不舒服’,都是一些与护理有关的方言。一些患者听到方言,会觉得亲切,也容易对我们产生信任。"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还有很多 80 后 90 后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青春的战歌,展现了年轻一代的责任和担当。
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