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境外疫情日益严峻,深圳湾口岸防输入风险压力不断增加。深圳湾海关多措并举,抓紧抓实抓细口岸疫情防控,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深圳湾海关关员 24 小时在线,奋战在一线卫生检疫岗位,临危不惧、逆行而上,用专业和坚守筑起了生命健康 " 防疫墙 "。
▲深圳湾海关尽锐出战,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连续作战14小时
" 喂,120 吗?这里是深圳湾海关,这里有旅客需要转诊。" 蹲在角落里不停呼叫 120 救护车的是一位 "90 后 " 副科长——卢滢。她所在的科室,绝大部分都是 "90 后 ",这天他们上晚班,下午 5 点半准时上班,验核健康申明卡、二次测温、严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转诊转运,每个流程他们都熟记在心,并严格按规定执行,为避免转诊旅客越来越多,一个小塑料凳子、一部对讲机、几张纸、一支笔就成了卢滢的临时办公地点。
▲连续作战的 "90 后 " 副科长卢滢。
疫情防控期间,她绷紧一根弦,时刻维护转诊区域秩序,夜里 12 点口岸已经关闸,等待转诊的旅客还有很多,她和其他 "90 后 " 主动留下,继续奋战,整理数据、安抚旅客,直到第二天上午 7 点半送走第 110 位转诊旅客,他们的工作才告一段落。她走出卫检区脱下防护服,长呼一口气 " 完成任务 "。
" 不能浪费防护服 "
" 请问您什么时候出境的?出境时有没有症状?最近两周去过哪些地方?"" 请把体温计夹好 "…… 这是流调岗关员对每位旅客的调查内容,为确保掌握重点国家入境旅客的详细旅行史,便于日后追溯分析,这些问题海关关员每天重复询问几十次,流行病学调查越仔细,越能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欧阳青秀作为一名具有医学背景的海关干部,主动承担测温和流调工作,高峰期一个班次就要收取并核验近 1 万份旅客健康申明卡,要做几十份流行病学调查,参与十几个具有重点地区旅居史旅客的医学排查与处置。
流行病学调查与医学排查都要同疑似症状旅客近距离、面对面、长时间的接触,具有很高的染疫风险。穿上密闭式的防护服,一干就是数个小时,期间不但要完成测温、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采样等各项工作,还要克服 " 没法上厕所、缺氧、闷热 " 等种种身体不适。一天不停歇地询问排查,嗓子干了、哑了也不敢喝水,欧阳青秀说:" 喝了水就要上卫生间,耽误时间不说,还要浪费一套防护服。"
海关夫妻携手抗疫
" 陈科,入境有一名有发热症状的旅客,请指示。"" 收到,马上到。" 迅速赶赴现场后,深圳湾海关旅检现场卫生检疫专家组核心成员陈慧敏立刻将旅客引导至负压隔离室进行体温复测、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截停密切接触者,控制车辆,经现场检疫排查后她判定该旅客为疑似病例,联系 120 转诊、对接实验室紧急送样、通知卫生处理 …… 一系列处置工作紧张而有条不紊地进行,在确认旅客和密切接触者顺利转诊后,她才松了一口气。穿着防护服的她早已汗流浃背,眼镜和面屏上的雾气散了又结,结了又散,手也因长时间罩在手套里变得肿胀发白。
▲与丈夫携手抗疫的卫检专家陈慧敏。
陈慧敏的丈夫,也是奋战在海关抗疫一线,同为党员的两人,主动放弃休息和团聚,从春节开始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夫妻双方老人都在外地,一对不满 6 岁的可爱龙凤胎却面临着无人照料的困境,也只能临时拜托老家的表弟过来代为照顾。每回到家里,面对孩子 " 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放假啊 " 的问题,她只能安慰的抱一抱孩子。同事们总劝她休息一下吧,她总坚定地说:" 疫情面前,为了让更多的家庭平安团圆,我们不能放松一丝一毫。"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通讯员 贾慧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