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4-08
爱的呼唤!医护人员轮流读信,“唤醒”车祸昏迷老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伟豪 通讯员 宋荣 蔡文欣)在爱的呼唤下,徐州新沂一名昏迷了好几天的老人终于苏醒过来。这名老人因车祸昏迷,住进了 ICU,不得不依赖插管和呼吸机来维持生命。昏迷期间,其远在深圳的小孙女和孙子每天寄信为爷爷加油打气。

一封封内容简单、画图稚嫩却充满爱的信送到了重症监护室后,医护人员就反复读给老人听,几天后,老人的手指动了,一滴眼泪从眼角滑落。近日,老人已顺利度过危险期,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网友们听说此事后都感叹," 爱可以传递,也能创造奇迹!"

爱的信笺陪伴老人 " 熬 " 过艰难时刻

" 亲爱的爷爷,您一定要快点好起来 ……"" 我暑假还要去看望您和奶奶呢,一定要挺住!" 在徐州新沂市中医院的 ICU 病房里,医护人员一字一句的读着患者孙女孙子的来信,温柔的声线搭配着稚嫩的文字,传递出最真挚的情感。

这位收信人爷爷姓李,今年 69 岁,是医院 ICU 的一名重症患者。3 月 22 日,不幸遭遇车祸的老人,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内。当时的他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不得不依赖插管和呼吸机来维持平稳的生命体征。

" 老人在车祸中受伤严重,肺部挫伤,肝破裂,还有骨折等情况,属复合外伤,并导致失血性休克。" 新沂市中医院 ICU 护士长范玲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患者送到医院时,就已经处于昏迷状态。

在疫情防控期间,医院有着严格陪护制度,而 ICU 的病人身体尤其 " 脆弱 ",更不能冒险让家属们都来医院陪护。这可急坏了老人的家属,尤其是在深圳的儿子一家。

得知爷爷住院了,在深圳的 8 岁孙女曹琳婧和 6 岁的孙子曹博文姐弟俩,就商量着用寄信的方式为爷爷加油打气。就这样,一封封内容简单、画图稚嫩却充满爱的信便出现在了 ICU 医护人员的手上。

" 要坚持下去!爷爷!早日康复!"" 爷爷,孙女很担心您,您一定好起来!" 这些信笺上,不仅有美好的祝愿,还有代表行人和车辆出行安全的简单图画,提醒老人要注意安全。

网友感叹:" 爱可以传递,也能创造奇迹!"

" 这俩孩子,每天都会给爷爷寄来一封信,一直没有中断过。起初是新奇,然后是感动,我们每天都在期盼着新的来信,为病重的老爷子提供 " 精神能量 "。一名 ICU 的护士说。

在老人昏迷期间,医护人员在忙完手头的工作后,就轮流坚持在他病床前读信。有一天,新沂市中医院 ICU 护士长范玲又一次为老人读孙子的来信,结果,让她激动的事情发生了。

读完信后,她拿过李大爷的手轻轻的放在信上:" 李大爷,您已经睡了好长时间了,您的孙子、孙女都很惦记您,疫情期间他们不能来看您,但他们都很关心您的病情,您一定要快点好起来。"

" 这是小博文的来信,你感觉到了吗?现在我们先帮您收着,等您好了,再留您自己亲自看!" 忽然间,范玲感觉老人的手指动了,再抬头,发现一滴眼泪从老人的眼角滑落。当时她非常激动," 张医生,快来快来,李大爷好像醒了!"

此后的几天里,在 ICU 全体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在亲人的牵挂下,老人的意识一点一点地恢复,病情也越来越平稳。" 到 3 月 29 日,老人意识已经完全恢复了。" 范玲说。

老人苏醒后,听护士读孙子、孙女的来信,看孩子们给他加油的图画,成了他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当护士为老人读信时,他抚摸着信纸,微笑着、倾听着,有时眼角忍不住就会流出泪来,那一刻整个 ICU 都为他们的爷孙情深而感动。

那一封封虽然简单但写满了对爷爷祝福和关心的自制信笺,给了老人与疾病抗争的动力。正如范玲所说,尽管是医学的治疗让老人苏醒,但这种亲情和爱心的传递,无疑对老人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日,老人已顺利度过危险期,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网友们听说此事后都感叹," 爱可以传递,也能创造奇迹!"

(编辑 吴嫣然)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