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4-15
百村调研行 | 扬州田桥村:从江边小圩蝶变成“最美乡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广宣 记者 顾潇)" 到哪儿都不如我家乡好。" 在村里党员干部带领、能人带头下,扬州市广陵区李典镇田桥村环境优美,村民富裕,户户创业,人人幸福。从一个无人问津的 " 江边小圩 " 蝶变成为现在的 " 最美乡村 "。

△田桥村整洁的农民公园

安居:掩映在田园风光中的工业村

驶出沪陕高速杭集南出口不远,就踏上了田桥村的土地。被业内誉为全国鞋底产业 " 第一村 " 的田桥村虽然是个工业村,但四月的这里却如同一幅田园画卷。桃红柳绿,农田开阔,道路平坦,沟塘整洁,空气清新,连厂房都掩映在绿树丛间。大自然赋予了田桥村独特的夹江生态环境,这里水土肥沃、植被茂盛,水泥乡村小道旁随处可见用绿色矮墙圈起来的农家小院。小院里面种菜、种花,村民的生活其乐融融。

△绿色矮墙圈起来的农家小院

最近几年田桥村建了不少园林、公园,老集镇旁边的典园是一个代表。园子不大,但山石、水景、亭台一应俱全。田桥新村便民服务中心旁有一处园林式广场,不仅可以休憩、跳广场舞健身,旁边开阔的荷塘还可以下钩垂钓。荷塘前面就是农家,而这里还有田桥人自创的奇观——一条百米长的文化长廊。这条长廊借用农家院墙,图文并茂地记载了田桥村的发展历程,同时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民族美德、公开村里的各种事务,长廊也成为村民休闲时逛得最多的地方。

"20 年前可不敢想象现在的样子。"63 岁的王宝华一边在家中菜园里种菜一边告诉记者,2000 年以前,田桥村就是个 " 江边小圩 ",由于夹江的阻隔,田桥村是一个偏僻乡村。" 那个时候路都是土路,想要进一趟城都要转几趟车。"

△田桥村 " 楼宇经济大楼 "

乐业: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赚钱

"1997 年田桥村村组合并的时候,村集体经济是债务累累。" 田桥村党委书记徐军告诉记者,当时仅需要归还给村民的集资款就有百余万元。当时新上任的村党总支书记王恭林没有被吓倒,而是毅然决定带头创业。他开办了星辰鞋底厂,经过多年打拼,企业已由当年的小作坊," 裂变 " 为宏润塑胶、三马橡塑和好年华橡塑三家规模企业。现在的田桥村,有这样一句话深深烙在每个村干部心中:" 不会带头富,不能当干部,不会带民富,不配当干部。" 在党员干部的引领下,村民纷纷投入创业和就业中,抱团经营,走共同致富之路。村民不懂技术,可以免费到村干部的企业培训;村民缺乏启动资金,村 " 两委 " 班子帮忙协调解决;村民没有市场资源,村党委就采用产业链分包的办法,全方位扶持他们参与创业。

田桥村的乡间小道上,走出去不远便能看见一家工厂。在田桥村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打工赚钱不出村 "。田桥总人口 3200 多人,光在村里各家企业上班的村民就有近 2000 多人,即使 60 多岁的老人也能在村里一边种田、一边上班。今年 75 岁的朱善明老人,刚从村里橡胶鞋底企业退休回家不久。" 我已经在企业里干了 30 多年了,女儿女婿也一直在这里上班,离家又近工资也不少,他们都不愿意出去打工。"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工厂

和谐:共同幸福才是田桥人的幸福

在田桥,全民创业人人不甘落后,致富后的企业老板个个乐善好施,不忘回报乡邻。最近 10 余年,田桥村先后投资 5000 万元修路造桥、河塘清淤、绿化亮化美化村容村貌,兴建了东南西北四座农民公园和村 " 总部经济大楼 ",这些投资全部是村集体和村里能人出资,经济条件一般的村民,不需要掏一分钱。徐军告诉记者," 村集体收入中,很大部分来自驻村福利企业的税金返还。" 原来宏润塑胶、三马橡塑、好年华橡塑三家公司安置了上百名残疾人就业。福利企业享受税金返还的政策待遇,可是三家企业多年来坚持将近 300 万元的国家返还税金捐给了村集体。

田桥人的幸福不是一家一户的幸福,是全村人的共同幸福。2019 年田桥村实现三业总产值 4 亿元,工业产值 3.2 亿元,集体收入 327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33400 元。实现了全村道路硬化率达 100%,主干道绿化率 100%,亮化率 100%,户厕改造率 100%,让村民在生活环境上像城里人一样享受。田桥村也先后获得 " 江苏省文明村 "" 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 江苏省生态村 " 以及江苏省首届 " 最美乡村 " 等荣誉称号。

田桥人把自己的家乡装扮得越来越美,曾经无人问津的 " 江边小圩 " 如今蝶变成为 " 最美乡村 ",村民们嘴上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 " 到哪儿也不如我家乡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