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宁公宣 记者 顾元森)随着各个行业陆续复工复产,返城租房高峰如期到来。近日,南京市公安局接连破获多起伪装房屋 " 中介 " 进行诈骗的案件。警方提醒,租房应尽量实地验收,交易时注意留心对方相关身份证明,切勿轻信他人,以免上当受骗。
" 零接触 " 中介?结果是 " 不见面 " 诈骗
当事人在网上看中低价房源后联系 " 中介 ",对方表示可以提供 " 零接触 " 中介服务。当事人交完押金后,却始终见不到房东," 中介 " 则千方百计推托,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经过警方侦查,一个假扮中介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今年 2 月中旬以来,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梅园新村警务工作服务站陆续接到 20 多起关于租房被骗的报警。巧合的是,报警人都是在某租房信息网上看到相对低价的房源后私聊 " 中介 ",通过支付宝或微信交付 400 至 500 元不等的押金获得 " 房东 " 电话。当报警人与所谓 " 房东 " 约定看房时间后," 房东 " 总是无故爽约。当报警人联系 " 中介 " 讨要说法时,对方要么直接将报警人拉黑,要么长时间不回复信息,要么声称退款需要审核周期,直到最后 " 人间蒸发 "。
" 我找的这套房子明显比周边同类房源便宜。加了中介的微信后,对方说疫情期间提供‘零接触’服务,可以直接给我房东电话,但必须先付押金。" 缪女士说,3 月初她从安徽老家回宁上班,因为疫情,不想住集体宿舍,便提前在网上寻找低价房源。没想到,交完押金后,每次约 " 房东 " 看房都失败,最后 " 房东 " 和 " 中介 " 一起失联了。
民警通过梳理这 20 余起警情发现,报警人找的中介并非同一人,但集中出现了 7 名中介。通过多方侦查,民警发现推介房源的 " 中介 " 和接听电话的 " 房东 " 或是同一个人,或是这七人中的某两人在配合演戏。至此,民警基本确认这是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诈骗团伙。
3 月底,根据前期侦查,玄武公安分局办案民警明确了丁某、陈某、潘某等 7 名嫌疑人的身份。4 月 2 日许,警方兵分三路,在上海和南京同时收网,将该犯罪团伙一网打尽。
嫌疑人丁某供述,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发现很多行业推出了 " 零接触 " 服务,觉得有机可乘,可以不见面骗取中介费,便自导自演 " 唱双簧 ",多次作案。目前,7 名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伪造租房合同,上演 " 无实物 " 出租
不久前,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莲花派出所接到一起报警,戴某称自己与一名倪姓中介人员签订了一份租房合同,合同内容为每月租金 3000 元,需一次性付清 12 个月租金并交 3000 元押金。戴某共付给倪某 39000 元,付清租金准备入住时,发现倪某并未将房屋租金交给房东,且倪某已无法联系。
警方接警后迅速开展调查,经侦查,最终在江宁区某酒吧内将倪某抓获。经查,房主将房子托管给一个姓陈的二房东,嫌疑人倪某认识陈某。因欠了外债,入不敷出的倪某产生了行骗的想法。倪某找人刻假章,伪造了一份假的租房合同和收据,并在小区门口打出 " 租房 " 广告。在戴某看到广告联系他后,倪某假称自己有转租权,用伪造的合同与戴某签约,以每月 3000 元的价格收取了戴某一年的房租。同时为了防止事情过早败露,倪某对二房东陈某说,租客是季度付租金,每月 3100 元,并转给了陈某一个季度的房租。陈某提出要与租客见面签订合同,倪某便以各种理由阻止其和戴某见面。陈某产生疑问,并在门上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戴某和陈某通电话后发现被骗,而此时倪某已卷走租金逃之夭夭。
倪某因涉嫌诈骗,目前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办理中。
租客伪装中介,骗了 4 万多元
近日,市民石先生匆匆走进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白鹭洲派出所报警,称自己租房被人骗了。
原来,前不久石先生打算租房子,在网上看到女子王某发布了一条租房信息,每个月租金 3150 元,押金也是 3150 元,石先生看了照片和地理位置感觉还不错。石先生和对方约定时间,简单看了下房子,感觉没有问题,便与对方签了一年时间,并通过支付宝转给对方一整年租金加押金,共 40950 元。
几个月后,一家中介公司业务员毕某突然找上门来,说要收回这间房子,石先生顿时摸不着头脑。询问清楚后,石先生才明白自己被骗了。原来,毕某专门负责一批公寓的租房问题,而石先生所住的这间房,就是他们平台之前租赁给王某的。王某并非房子的主人,她的租金只交到了当月,由于后面的租金迟迟未缴纳,毕某才登门收回房子。石先生知道后赶紧联系王某,但是对方始终不接听电话,无奈之下,石先生只好选择报警。
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发出 3 点安全提醒
警方提醒大家,当前疫情防控仍不能放松,加之互联网飞速发展,催生了各行各业的 " 零接触 " 服务。租客要时刻保持警惕,任何线上交易行为请认准官方平台,切莫脱离第三方平台私下交易;在实际租房时,租客要多留意 " 中介 " 或 " 房东 " 身份信息,谨慎验证相关房产证明与身份证明,以免上当受骗;另外,请务必保存好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等重要信息,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