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无锡 2020-04-14
英驻村:新思路让无锡的“大西北”涅槃重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王瑾 文 / 摄)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近日,沿着宽阔平坦的柏油路走进宜兴市杨巷镇英驻村,记者看到道路两边绿树环绕,不远处田里的麦子迎风摇摆,村庄环境整洁有序,文化广场风景如画。

△文化广场

负债累累," 经济薄弱村 " 的帽子戴了很多年

英驻村位于宜兴市西北部,杨巷镇最北端,与溧阳市、金坛市毗邻,为三市交界处,兴杨公路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

然而,就在前几年,该村还是宜兴有名的 " 穷村 ",村里有 1000 多亩的土地失管,一个由原英驻、琅玕、新市等九个自然村合并成的英驻村 900 多户 3000 余人,村年收入只有 30000 多元,负债 800 多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薄弱村。

英驻村老书记秦裕康回忆起村庄旧貌还是连连叹息:" 英驻村在 2014 以前是宜兴市有名的‘困难户’,以前村里的房屋破旧,路没一条像样的路,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去别的村连电瓶车都没法开。别的村的人也不愿意来,更别说那些投资商了。"

△英驻村

新思路、新管理,村民们纷纷点赞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大家脱贫致富,近年来,通过镇村两级携手努力,因地制宜,根据鱼塘纳归管理的思路,对村里集中开展鱼塘合规化管理,和养殖户签订农村养殖水面承包合同,养殖户按规定缴纳承包款,而村委则负责确权和配套工作。这让原本单打独斗的养殖户们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村民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带领下,搞多种经营、集约发展,专注鱼塘养殖,已经走上了一条稳定发展的健康路,截至 2019 年年底,村里已经偿还债务 300 多万,为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的进行合规化管理,村委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摸排,对全村两千多亩的鱼塘面积情况,了然于胸。说到鱼塘合规化管理,养殖户们纷纷翘起了大拇指," 现在这个鱼塘都归村里统一管理了,村里给养殖户铺设鱼塘便道,给大家提供了方便,我们不会养殖,村里还请来了养殖专家上门指导,真的非常感谢村委的领导们。"

记者跟随村委的工作人员来到了螃蟹养殖户秦建平的鱼塘。据了解,秦老伯今年 65 岁,养了 24 年螃蟹,目前有 12 亩鱼塘。" 以前螃蟹的产量都不算好,一年忙下来的收入勉强可以糊口。现在在村领导的带领下实行鱼塘合规化管理,大家合心合力,一起把螃蟹养好。通过村里组织水产养殖专家给我们培训,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螃蟹养殖产量明显提高,去年我的鱼塘产了 500 多担螃蟹,一年收入大概可以有十一二万呢。" 秦老伯指着鱼塘旁边的石子路说:" 村里还帮我们养殖户把下塘的路整改了,我们现在下塘很方便,上门收螃蟹的商户们也说便捷了不少。"

59 岁的英驻村村民汤惠元,养殖螃蟹时间不长," 我们家之前是种水稻的,养螃蟹是近五六年才开始,我现在有 20 亩鱼塘,一年养殖收入十六七万都不止。平时鱼塘交给老伴打理,我还外出做点零工,一年也能有五六万的收入,我们家现在也算是奔小康了吧。" 汤惠元的脸上是按捺不住的笑意:" 之前种植水稻一亩才 1500 元的收入,印书记来了以后,我就开始养殖螃蟹,收入翻了四五倍!鱼塘合规化管理后村里帮我们养殖户解决了后顾之忧,让我们可以安心养殖螃蟹。我们是打心眼里感到高兴,村里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着想。"

精准扶贫 让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除了合规化管理鱼塘,村委通过争取竞争性扶贫项目的支持,由市、镇和村共同出资,异地购置厂房,增加村级固定收入 50 多万元。建设农业大棚出租、流转农民土地发展集体种植等措施也为英驻村村级收入增加了 20 多万元。各项收入加上即将收取的养殖户的承包管理费,村级年收入竟一跃达到了 160 余万元。村委加大力度扩建村庄道路,加强主干道绿化,重点实施自然村路灯亮化工程 ...... 做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实事,有力推动了村级经济发展,同时也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英驻村村民秦田明对记者说:" 从没想到过我们村能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村里道路宽阔,晚上路灯明亮,村民们日子富裕了,茶余饭后也都走出家门,去文化广场或荷花池散散步、聊聊天,天天都有好心情。精准扶贫让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印德方是英驻村书记,2014 年任职至今。在任职前他是一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面对这个负债累累、一直以来都戴着经济薄弱村帽子的英驻村,他勇挑重担,迎难而上," 我生在英驻,长在英驻,对家乡的这份责任让我义不容辞。" 村民有什么困难都愿意找他,他总是说:" 村里的老百姓都是我的家人,让百姓满意、带大家致富,就是我当英驻村书记的意义。"

△翻新后的秦家大院

" 前年我们村翻建了秦氏故居,改建成村民活动中心;去年修建小广场并实施清水塘工程,为打造水美乡村旅游做好基础;今年我们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也在建造中了。" 印德方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说:" 我们村基础差、起步晚,不能一蹴而就,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必须合理做好规划,一步一个脚印来。环境整治并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目标还是想通过完善基础建设,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商。一个村要真正脱贫必须要有稳定性的收入,要有造血功能,使资金能入股、产业能发展。"

印德方说:" 在宜兴市委市政府及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英驻村这几年村级经济到得了长效的发展。近年来在村两委及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村庄环境明显提升,绿化成荫,处处是景,村级经济收入逐年增加、百姓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改善、村级经济债务逐年减少,村风民风明显好转。今后,村委会进一步规范三资管理,改善民生,把英驻村改造成一个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编辑 吴嫣然)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